项目化培育核心素养 解锁工程教育全流程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区内研讨暨杨惠琴中高工作坊第二次活动


发布人:李萍,点击量:246 次,发布日期:2025-10-22

项目化培育核心素养 解锁工程教育全流程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区内研讨暨杨惠琴中高工作坊第二次活动

10月2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科学教研组围绕《小小工程师 —— 纸桥》单元,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与项目化教学实践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区教研员桂耀梁老师主持,两位执教教师通过完整工程项目流程,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与态度责任四大核心素养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工程设计全流程,收获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成长,本次活动也是杨慧琴中高工作坊第二次活动。

本次《小小工程师 —— 纸桥》单元教学,严格对标 2022 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突破传统单课时教学局限,整体规划,形成完整的工程实践闭环。单元教学中以 “制作有承重本领的纸桥模型”为核心项目,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以 “小小工程师” 身份深度参与实践。

 杨学梅老师执教的第一课时《制作纸桥模型并发现问题》中,通过生活中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说出桥的结构与 “通行、支撑” 功能;随后明确制作要求 —— 用指定纸张、工具制作跨度和宽度达标的纸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设计图、分工协作,教师则巡回指导工具使用安全与制作细节;最后用统一标准测试纸桥承重,学生直观观察到 “纸桥承重本领差” 的问题,为后续改进埋下伏笔,教研组创新评价激励机制,为完成基础任务的学生颁发 “小小工程师” 工作证,这种具象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清晰看到自身进步,更激发了他们参与工程实践的兴趣与自信心。

杨惠琴老师执教的第二课时《提高纸桥的承重本领》进一步深化项目,先展示不同结构的桥面模型,引导学生对比思考 “为何有的桥面承重更强”,进而聚焦 “改变纸张形状增强承重” 的探究方向;学生结合上节课发现的问题,重新设计桥面结构,有的将桥面折成 “波浪形”,有的制作 “夹层桥面”,在动手制作中验证想法;课堂尾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任务→设计→制作→测试→改进” 的工程流程,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工程认知。

课后两位教师分别针对单元的整体设计和课时设计进行了说课,参与听课的老师进行评课。有老师关注到两节课中教师的评价方式,认为过程性与成果性的评价有效激发学生工程学习的兴趣,同时课堂上老师的正向反馈以及对孩子的引导也进一步呈现执教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有老师关注到新教材中制作纸桥的要求与老教材的不同之处,通过本次单元整体教学的深入研究,大家达成依照教材要求开展教学活动的共识。

最后,教研员桂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不仅精准锚定了研讨课 “引领课堂、示范教学” 的核心价值,更以本次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为支点,为老师们打开了工程教学落地的清晰路径。新教材的教学要求不是生硬的框架,而是引导教学向深处走的风向标,这需要老师们跳出传统讲授的惯性,真正站在学生成长的视角,用精心搭建的 “学习支架” 为他们搭建攀登知识的阶梯,用更开放、更自由的活动空间激活他们的探究欲与创造力。每一次这样的研讨与实践,都是在为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更是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根发芽筑牢土壤,最终让教学不仅成为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成为赋能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旅程。

此次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是建平实验小学落实核心素养、推进项目化教学的生动尝试。通过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具象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 “做中学、思中悟”,既掌握了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又培养了创新思维与合作能力。未来,学校科学教研组将继续探索单元整体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的融合路径,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撰稿:杨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