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教育初心,筑专业根基
——建平实验小学2025学年见习教师暑期岗前培训
八月未央,暑意渐褪,秋声初动。在这片承载希望与梦想的浦东热土上,一群怀揣理想、朝气蓬勃的新教师,迎来了他们教育生涯的起点。2025年8月25日至29日,建平实验小学顺利开展了2025学年见习教师暑期岗前培训,来自各学科的12位见习教师齐聚枣庄校区,共同开启为期五天的学习之旅。
启航之始:携手共进,凝聚力量
8月25日上午,各学科见习教师满怀憧憬地来到了建平实验小学枣庄校区参加开班仪式。师训处副主任金莹老师详细布置了培训任务,明确了学习目标与进度安排。教师代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发言,鼓励新教师们勇敢面对挑战,勇于创新探索。
随后,轻松活泼的破冰活动迅速拉近了学员之间的距离。学员们通过分组交流、自我介绍、团队协作小游戏等环节,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力量,也为后续的研学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交流中,大家分享了对教育的期待与憧憬,也坦诚了初入教师岗位可能面临的困惑和压力。每一次互动都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增强了彼此间的信任与团队凝聚力。
当日下午,培训进入“研读新课标”主题研学环节。裘佳、童文超、田桦、曹怡婷、周晓懿、吴君六位导师从课程理念、教学设计、单元整体规划等方面深入讲解课程标准。学员们结合实际教学展开探讨,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尝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讨论过程中,导师们适时引导,提出问题和思考角度,促使学员从更高维度理解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每一次头脑风暴都像是在拼接教学的蓝图,学员们在碰撞与交流中逐渐清晰了未来课堂的设计思路。
通识培训:擘画蓝图,厚植初心
8月26日至27日,见习教师们齐聚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为期两天的通识培训。
26日上午,浦东新区2025学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开班典礼隆重举行。1600余名见习教师齐聚主会场,小学、幼儿园学段的学员在现场聆听,其他学段学员通过60余个分会场同步线上参与。
浦东新区教育局、教发院领导以及上海师范大学代表莅临会场,为新教师们指明方向。吴瑶处长在开班动员中强调浦东教育的战略定位、政策支持和创新举措,寄语新教师们秉持“初心”,铸就“匠心”,并提出“铸师魂、强本领、勇创新、共发展”的殷切期望。李百艳院长通过回顾上海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发展历程,详细解读培训方案,明确各阶段学习目标与考核重点,帮助学员们理清学习路径。卜文雄书记带领全体教师庄严宣誓,铮铮誓言响彻会场,承诺以“四有”好教师标准要求自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毛力熊副书记在总结讲话中,高屋建瓴地阐述浦东教育发展蓝图,并勉励新教师要筑牢师德根基,勇担教育使命,善用AI赋能,尽早从“合格教师”成长为“学生喜爱、家长认可”的好老师。
26日下午,培训内容更加丰富。上海师范大学王健教授带来《涵养高尚师德,做新时代“大先生”》,为新教师们点亮师德之灯。随后,周珂、瞿婉晴、冯春霞、刘荣臻四位教师代表分享成长故事,真挚感人的经历让学员深受启发,也让大家看到了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成长曲线与挑战。浦东新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周为生老师作《区情报告》,系统介绍浦东教育发展现状、政策支撑与未来发展方向,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肩负的教育使命。
27日的课程延续高强度与高密度的培训节奏。朱伟强教授以《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引领中小学教师深入理解教学设计理念;吴月萍老师带来《教学活动设计》指导幼儿园教师实践操作。郑宏教授的《了知发展、守护成长》帮助学员厘清家校协同路径;鲍贤清教授讲授《与AI同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员理解如何将AI技术融入课堂,实现教学个性化;陈瑾瑜老师的《用心沟通,智慧育人》强调教师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的艺术,体现教育的温度与智慧。两天的通识培训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理念的提升,使学员在思想、方法、心态上都得到了全面锻炼。
学科实务:笃学践行,行稳致远
8月28日至29日,学员回到基地学校,进入学科实务培训环节。
28日上午,在导师指导下,学员们通过“基于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课例学习,掌握单元规划与设计要点;随后,围绕“抓住教学五环节”的头脑风暴环节,激发创新思维与团队讨论。下午,导师们组织“备好一单元新课”的研讨与辅导,帮助学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学科培训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思维导图构建、多元形式引导,帮助学员系统解读新课标内涵,聚焦学习任务群设计与教学实施关键环节。学员们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开展协作共研,梳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对应关系,凝聚集体智慧。导师以新课标为准绳精准点拨,将零星思路整合为符合素养导向的课堂方案,切实深化“教海无涯,学为己任”的专业信念。
数学学科培训紧扣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的贯通与落实。从宏观架构到微观细节,学员在导师引领下依据课程标准逐步构建学科教学框架,通过典型案例研习与单元作业设计,强化学科实践与跨学科主题学习。导师严格对标新课标要求,在细微处规范教学行为,逐项优化教学环节,助力学员夯实课程标准实施能力。
体育学科培训立足新课程标准要求,将“言传”与“身教”有机融合。导师组织学员深入真实教学场景,依据课程标准中“教会、勤练、常赛”理念,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堂活动、评估学习效果。通过多轮模拟教学,强化学员对新课标要求的理解与实施,推动其在挑战中实现自我突破与专业成长。
音乐、科学、英语等学科同样严格对标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示范、设计和研讨,强化学科实践与综合育人理念的落实。整个培训以新课标实施为主线,突出素养导向,致力赋能每一位学员深入理解课程标准、落实课程理念、胜任新课标教学要求。
29日上午,“上好开学第一课”说课与模拟上课比赛正式举行。学员们在讲台上展示学习成果,导师们针对教学环节、表达方式、课堂管理提出精确点评,并给予鼓励与建议。随后进行“专家引领、思维碰撞”环节,学员与导师充分交流、分享心得,进一步完善教学理念与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操演练,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与课堂设计方法,更提升了师德意识、职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结业仪式:逐梦新程,笃行不怠
结业式上,金莹老师与导师代表为学员送上肯定与祝福,学员们也分享了收获与感悟,现场氛围既庄重又温暖。学员分享培训心得,回顾五天的学习历程,表达了对导师指导和团队协作的感激之情。
建平实验小学校长沈伟栋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新教师应该牢记教育初心,以“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为准则,保持学习热情与创新勇气。教师成长既需个人努力,也需向优秀前辈学习,并在团队中相互支持。教师职业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学生成长的引领与陪伴。新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反思与优化课堂设计,关注学生发展,锻造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
五天的培训圆满落幕,但对新教师而言,这只是教育旅程的起点。从理念学习到实践探索,从师德涵养到教学设计,他们已在心中筑下坚实基石。导师们的辅导和陪伴,让学员深切感受到教育职业的责任与价值。新教师们必将以初心为根、以专业为翼,勇敢踏上三尺讲台,用智慧与真情守望学生成长,用责任与担当书写教育篇章。相信在未来岁月里,他们将以青春与智慧点亮梦想,为浦东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人:朱玟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