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系环保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保护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追求目标。小学生应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这既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018年10月15日,我校四年级的同学们来到黎明资源再利用中心和御桥垃圾处理厂参观,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新能源发电及电能、热能的综合利用等知识。
在黎明资源再利用中心我们了解到,垃圾可以分成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废纸、立体包装物都应该清洁后压扁投放,这些物品都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并不是垃圾。而有害垃圾投放时,应注意轻放,它们对环境的危害很严重。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因此,有害垃圾应投放到专门设置的有害垃圾收集地点。
在御桥垃圾处理厂我们了解到,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危害有:会增加填埋或焚烧的垃圾量,焚烧的垃圾越多,释放的有毒素体也就越多,同时还会产生有害灰尘,这都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还进入了中央控制室。在那里,我们看到一个巨大的密闭空间内堆积如山的垃圾,而控制室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一旁熟练地操纵着两个无比巨大的抓手,只见那抓手一点也不显笨拙,抓起满满一斗垃圾放进了焚烧炉,看得同学们惊叹声不断。焚烧程序是全自动封闭式的,所以我们看不到垃圾堆,而是利用摄像头,在中央控制室内的显示屏上监视,一切都依靠先进的科技。
在模型室里,我们还看到了整个厂区的模型,以及焚烧炉的模型。工作人员向我们演示了日常厂区的工作流程、车辆进出、垃圾处理等。
我们一边有序地参观,一边在任务单上做着摘录。有的同学记录下了垃圾分类的方法;有的同学摘录了妥善处理各类垃圾的重要性;还有的同学记录了垃圾处理的步骤……我们个个都成了小小环保家,在参观过程中有收获,有感悟。
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环保的知识,感受到了新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科技再先进,我们还是要把好垃圾分类这第一关。只有这样,才能为保护环境出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担负起这份责任,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
供稿: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