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精心准备 精彩亮相——记2017学年第二学期基地考核课

作者: 李萍 发布时间:2018/5/14 8:46:09

  • }

    2018年5月3日、4日,在建平实验小学枣庄校区开展了2017学年见习教师课堂教学考评区级考评,8位基地学员在带教导师、教研团队的协助下,认真准备、反复推敲,在考核当天都展示出了自己的风采,大家感触颇多。

顾佳薇老师说:“ 本堂课,我引入戏剧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内容,在情节的推进下,鼓励学生能积极主动,分角色进行朗读和初步表演,并积极参与本节课堂。在drama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们为对话加入性格,情感与肢体语言,不仅进一步操练句型、模仿演绎,同时也让学生有语用体验,且自信地展现自我,放开自我,表达自我。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改编后的drama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有趣的情景,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兴趣感也很强烈。句型重复多次,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本课节选片段的演绎也是为下一课时,通过加入剧本材料后,引导学生整体演绎而做准备。

    曹怡婷老师说:“本节课是五年级Read a story中的George's four seasons。教师通过让学生以不同方式进行阅读来获取关键信息。同时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完成story map。并能在学完故事后尝试复述整个故事。”  

    汤莉老师说:“整堂课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有序进行,完成说明文列数据、作比较等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同时还注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实践。课堂上教师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并通过课堂评价引导学生品词品句的方法,强调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动画课件的使用丰富了课堂形式,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字塔建造的过程,从而能根据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综合性复述。作业的设计也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体现了延续课堂学习活动的作用。”

    陈舒怡老师说:“《 几时几时半》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对于几时和几时半已经可以认读,可以说时间对于小朋友来说是熟悉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时间。但其实又是陌生的,因为学生自己所认识时间的方法是不完整的不规范的。所以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充分调动学生,引导他们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

    钱智晨说:“《数学广场-七巧板》通过七巧板拼搭进一步接触基本图形,这些图形用来拼搭出各种图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空间智能,首先让学生进行两次分类,从而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各个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七巧板拼搭图形,要注意图形的大小位置,学会如果提高拼图的速度,分割线可以帮助学生拼图,整节课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

陆思凡说:“《一分钟》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的有趣的课文,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20分钟的故事。首先,用一个“不成立”的等式“一=20”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继而让学生通过听读、自读找到答案,并抓住课文具体内容、理清脉络。整个教学中,以阅读指导为主,感悟元元的心情,他的不在乎、他的侥幸、他的懊悔与自责。最后用一个“要是……就……”的句式,回顾整篇课文,让学生明白一分钟的重要性,必须珍惜时间才能成为时间的小主人。”

肖佳雯说道:“本堂课创设情境,从歌曲唱跳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了解夏天的特征,并能根据提示尝试介绍夏天的所见所闻及所能做的事。在课堂中穿插图片、歌曲、演绎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一步理解和操练句型。通过Pair-work和Group-work鼓励学生团队合作,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注重课堂评价,激励学生,让他们获得学习愉悦感和成就感。”

张瑜倩老师说:“《 时间》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时间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所以这节课的引入就是生活中遇到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一天里有两个八点,进而教学两段计时法。24时计时法的教学也是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通过看懂节目单来展开教学。在课堂的最后通过动画flash让学生能形象的感受到一天的变化,并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本次考核课活动中,见习教师们都展示出了自身的特长,教学环节层层相扣,教学活动丰富多样,和学生的互动中渗透着教学评价。

    在基地见习的这段时间,学员们已经在带教导师和导师团队的带领下,迅速成长、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在课后总结时,大家都提出了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改进。

    区级考核课已经落下帷幕,但对于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小荷才露尖尖角,期待见习教师们在未来将有更好的表现!

供稿:基地学员 陈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