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感受
|
读一本书,犹如走一段路,一个人走,始终是孤单的。把自己阅读时的心路历程分享给他人,并非一定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读书的魅力正在于此,一本书,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感受,有人笑着读完,有人湿了眼眶,我们分享着彼此的感受,第二期读书分享活动悄悄来了。
在李萍老师简短的引入之后,五位老师依次分享了各自的读书体会。童文超老师推荐了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新参者》,不同于《解忧杂货店》和《白夜行》的超高知名度,《新参者》如同书名一样,主人公来到了新的辖区,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加贺恭一郎在表面并不和谐的种种关系中,找到了人性的温柔,这也正是童老师要告诉大家的——生活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好。
王璐老师推荐了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她告诉我们想要幸福,我们需要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具体有三步: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王老师所讲述的观点并不是一种“佛性”的态度,而是对于生活淡然的处理方式。
如果说,《解忧杂货店》是夏日里治愈心灵的一抹暖阳,那么《恶意》则是冬日里冰冻三尺的严寒了。顾老师推荐的《恶意》延续了东野圭吾一贯的黑暗风格,即使在太阳底下,也不觉感到脖子上的飕飕凉意。自负与自卑的结合在主人公野野口的心中产生了强大的扭力,不甘与嫉妒让他的心理最终变得畸形,让他迷失了自己。更可怕的是,对于野野口来说,这样的情绪已经超越了意识的存在。在他忙于恨一个人的时候,在他忙于拼尽全力毁掉日高的一切的时候,满腔的恶意填满了他,以至于他已经无暇去寻找那恶意的源头。东野圭吾将人性中的阴暗放大到了极致,让我们不得不去正视它。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爱情。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原罪被放大,总有一角照出自己。明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源在哪里,并且为之努力,才是正确化解嫉妒的手段。
徐鸣鸣老师分享了《戒了吧!拖延症》这本书,书中讲述了主人公胡小懒从严重的拖延症到逐渐摆脱拖延。读完此书, 徐老师体会到要想戒除拖延,需要做到“争取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开始一项新任 务前需要“一分钟都不用耽搁”,做事过程中真正的高效率应该是从一而终,缓急相间,保持一种平衡,才能永葆热情做好每件事。
诸依微老师向老师们推荐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诸老师从书中得到体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则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
伴随着阵阵掌声,第二期的读书分享活动进入尾声,感谢五位乐于分享读书体验的老师,让我们在工作之余可以有时间去重新思考一些人和事,把更好的精神状态带入建平的校园。
撰稿: 童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