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文化传承

2017学年建平实验小学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系列活动工作总结

发布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8/1/5 12:03:00

    


青少年民族文化活动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旨,体现“德育渗透,文化熏陶、技能培训,才艺展示”的活动特色,在建平实验小学广泛开展。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古典诗文内涵丰富,具有丰富知识、励志怡情、明理启智等多种多样的作用。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充分挖掘德育资源与内涵,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展示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民族文化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近年来,我校在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系列活动中,注重将传统的民族文化赋予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形式,吸引了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民族精神。让优秀民族文化在情感与技能的融合中传承,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项目培训活动面向各年级对诗词吟诵有兴趣并有特长的学生,通过培训使学生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拓展学生学习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培养一批青少年民族文化项目的优秀学生,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学校针对项目活动的要求,建立了相应工作班子,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组织丰富多彩、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活动,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特质,努力提高培训项目的质量和水平,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舆论宣传、信息收集和总结表彰工作。

一、特色活动

(1)古诗吟诵活动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学银河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它简短的文字中蕴含着无穷的意境,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回味无穷,从而使古诗在文学形式繁多的现在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赛前每位学生可以以老师课堂上教过的古诗为比赛内容,也可以以自己课外学习的古诗为参赛内容进行练习,然后参加班级的朗诵比赛,经过各班语文老师和家长的精心指导,各个参赛学生在比赛中都发挥出了最佳水平。朗读作品时,孩子们神情专注,激情投入,或抑或扬,或喜或悲……他们清晰标准的吐字、质朴悦耳的声音、自然丰富的面部表情再加上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完全把生活溶入进了文字,把文字化作了声响,朗读时个个感情真挚,有感染力,真是引人入胜。经过比赛,评出了班级优秀朗诵者若干,发奖状,以资鼓励。(2)“我为古诗来配画”活动

自进行“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研究以来,全校学生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已学习、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我为古诗文配画”活动要求通过给古诗配画,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活动中学生们很有主见,积极地思考着自己的想法,呈现出各自的精彩。看!一幅以《小池》为题的绘画作品,跃然在纸上,逼真地描绘了泉水静静流淌、绿树低垂倒映、小荷含苞待放、蜻蜓荷尖轻落的夏日美景。《敕勒歌》则展现了无比壮阔的草原美景。湛蓝的天空,轻轻的草原,牛羊似隐似现,似乎让人有到达草原的亲临之感。

3)抄写《弟子规》活动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其中的一词一句,都教育人们为人处世应该恪守的规范,学习后,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让每个孩子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老师们在孩子们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规范抄写,“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汉字是一种文化,写好汉字是对祖国文化的一种继承与传承。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古文化,而汉字就是其中的代表。正确、规范书写汉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情趣,培养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4)民族文化赏析系列活动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虽然年年都过中秋节,但很多学生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为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根据学校中秋活动的有关要求,为此,建平实验小学在中秋节前夕,开展了“说中秋话国粹”的民族文化赏析活动,如:中秋佳节的唐诗宋词吟诵等,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蕴涵中秋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

通过参与“重阳节”主题活动、制作“重阳节”小报,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及相关传统,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身体力行”,深入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深远,培育敬老爱老的美德,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 

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建平实验小学由学生处组织,教师、全体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开展了“清明游 悟民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本次主题活动主要围绕网上祭英烈活动和民俗体验活动展开。清明放假前夕,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清明节各地民俗文化传统节目宣传视频,清明节放假期间,组织学生跟随家人参与到本地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去,领悟民俗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立志做民族文化传人,清明节民俗文化宣传小报制作活动。

5)营造书香校园

为了对学生诵读经典国文的情况予以评价,以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我们创新出了一种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评价方式,即《提高语文素养学习护照》,简称《书香护照》。每位学生人手一册,上面罗列了五年内所有要求背诵的经典国文篇目。课堂里老师教,当然学生也可以提前自学。在家先背给父母听,过关了,由父母签名。再背给老师指定的小老师听,过关后敲上过关章,等积累到规定的数目,就可以成为书香小学士、书香小硕士和书香小博士,盖上大章。成为博士后,还可以穿戴好博士服颁奖留影。此项工作实施以来,学生背诵经典国文的热情空前高涨,课前课后都可以听到孩子们琅琅的诵读声。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