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教学新样态——”双新“背景下的课堂变革

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 , 2024-06-14 , 1722 次

数字赋能教学新样态——”双新“背景下的课堂变革

为推进“双新”实验校,聚焦“双新”背景下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育人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同时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教学,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师生精准课堂教学的需求,本学期,我校全学科、全年级、全方位推进基于“三个助手”的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

开学初,学校成立了由青年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主要负责实施数字化转型课堂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团队的老师们已经能够熟练应用“三个助手”平台实施教学,能灵活运用数据分析诊断教学效果。通过自学探索,老师们自主制作数字化学件,帮助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课堂。本学期,以组内互观课为契机,老师们将一个学期的实践经验向同组教师展示,让我校更多的老师认识了“三个助手”,认识了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朱冰菁:借助“三个助手”平台开展备课、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实现数字赋能。在本学期的语文课堂中,我尝试了朗读、选择、作业图片上传等多种课堂任务,让学生进行尝试训练,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孩子们对于平板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根据课堂任务内容熟练地完成操作。

奚佳艳:通过运用三个助手进行数字化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数字教学平台的互动便捷、反馈快速精准,教师可以依托数字平台,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讨论的结果和反馈,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高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朱佳妮:将数字化教学融合于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兴趣高涨地学习英语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效益的有效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创新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刘佳:在《水的浮力》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精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了从传统经验教学向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转变,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践表明,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自然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效率,还能促进他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徐能:通过本学期“三个助手”平台的试用,我感受到它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它丰富了教学手段,各种形式的学件激发了学生兴趣,而拍照上传和论坛互评等功能弥补了课堂互动少的不足,增强了师生、生生的互动和反馈。在学生作业环节,学生能更直观地观察图片细节,提高了作品质量。未来,我将着重提升学生对数字化工具的熟练度,优化提问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和受益。

接下来,学校将持续探索教学数字化转型,通过组内研讨、团队协作,逐步扩大试验范围,逐步加大常态应用的力度和广度。青年教师作为我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将继续作为教学实践以及对外辐射的中坚力量。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以期达到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可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