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英萃精英,艺途绽芳华
|
2025年3月27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迎来了“菁华杯”教师教学比赛(美术专场),两位教师分别在居家桥校区、枣庄校区进行了比赛课,美术教研组全体教师前往观摩、学习。
在这场赛事中,美术组的两位青年教师各展所长,以巧思独运的教学方法精心打造课堂,共同呈现了两堂旨在以美育人、以艺沁心、向美而行的美术教学比赛课。两节课凸显了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明确了艺术核心素养目标,通过把握课程核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此次“菁华杯”教学评比与以往有所不同,教师们不仅重视板书的现场书写,更巧妙融入了AI技术元素。
张娉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天空奇遇记》单元第三课《我的太阳》,以“点、线、面的组合及泥工技法表现心中的太阳”为驱动任务,设置了“感知”“探秘”“变形”三个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基本形态,对比文物与绘画中的太阳,感受造型变化及其文化内涵,AI技术的融入让学生与大师“零距离”。课堂采用双人合作方式,提升了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课程以“观察—探索—表现”为主线,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了创作热情。
沈卫红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天空奇遇记》单元第四课《上天摘星星》,通过AI创设情境,结合绘本故事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赏析米罗、梵·高的作品,引导学生理解“艺术无固定答案”。创作环节中,运用希沃白板展示简笔画法,并通过故事公式帮助学生构建画面逻辑,降低了创作难度。最后,通过“最闪亮的星”作品展示,结合自评、互评与师评,强化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感知。
赛后,浦东新区美术教研员方老师点评了我校两位青年教师的比赛课。他点评沈卫红老师的本次教学以 “故事性” 为主线,将科学、艺术与想象力融合,学生作品普遍呈现出 “童趣盎然” 的特点。未来需更注重 “动态表现” 与 “材料适配” 的细节优化,同时探索 “跨学科主题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通过持续观察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让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表达、快乐成长的舞台。方老师点评张娉老师,指出本节课在情感目标深度挖掘上,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将三星堆文物的讲解比重再多一些,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文物是中国几千年以来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以及它的象征意义,可使整堂课的立意更明确。
本次美术“菁华杯”不仅是对教学技能的全面检验,更是美育理念的深入探讨。教师们以画笔为媒介、以课堂为平台,呈现了自己对于新教材的思考。教研组听课的教师们也收获颇丰。
未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的美术教师们将继续深耕美育之土,让艺术的“菁华”在更多课堂中生根发芽。
供稿:徐婧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