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研讨交流思无穷 互学共进启新鸿——记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樊睿媛名师工作室暨正高级教师工作坊活动
|
研讨交流思无穷 互学共进启新鸿
——记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樊睿媛名师工作室暨正高级教师工作坊活动
2024年12月3日下午,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樊睿媛名师工作室暨正高级教师工作坊活动在建平实验小学枣庄校区举行。集团各校学员齐聚一堂,依托课堂实践交流教学心得,在思维碰撞中互学共进。
本次活动主题是“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学员们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主要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及探究活动设计的角度展示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
新港小学翁丹洁老师分享“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设计。翁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发展学生的量感、几何直观以及逻辑思维等能力。翁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比较全面的评价设计,关注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能比较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新港小学周丽娜老师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做分享。周老师侧重于通过有效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从长方形的特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建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并借助用小棒搭平行四边形的活动,去体会和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
建平实验小学朱萍老师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进行了有意思有深度的探究活动设计。如何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朱老师给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尝试计算面积。学生有的用邻边乘邻边计算,有的用底乘高计算,究竟哪种方法正确?学生可以陈述自己的想法。学生有的通过框架推拉展开推导,但大家认识到推拉过程中面积有变化,因此不能用邻边乘邻边计算;学生还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推导,在小组研究中,学生发现虽然形状改变,但面积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要素和长方形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朱老师还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展示了推拉后的面积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借助图的直观,学生理解了只有剪拼才能保持面积不变,才能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设计巧妙合理,探究深入有效,充分展示了对学生素养培育的关注。课堂中对于对应的底和高的探究活动设计也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建平实验小学侯君如老师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为例,进行了单元整体设计的心得分享。侯老师先对教材进行了纵向分析和和横向分析,并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借助台风后小区进行刷墙维修的真实情境,通过驱动问题引出面积的学习,并借助子问题引发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面积概念及本质,面积的计算等,。侯老师还提到根据新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并鼓励同行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创新。
金新小学陈雯雯老师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做分享。陈老师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并尝试应用。陈老师梳理了小学阶段不同年级除法教学的教材编排,分析了不同年级的教学侧重,体现了对除法知识的整体思考。陈老师还呈现了学生在除法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概念模糊、计算错误等,并提出问题引发学员们的讨论。
建平永宁小学姚丽老师以“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1”为例,进行了“以活动引导课堂,让知识动态生成”的分享。姚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触摸正方体、长方体感受面、棱、顶点的特征开始,引导学生在探究特征的活动过程中感受正方体和长方体,在研究特征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与测量结合、操作与想象融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有序思维的培养。
交流过程中,工作室成员们立足每堂课的设计纷纷发言,既有对教学亮点的肯定,也有不同的想法,还有中肯的意见,大家思维碰撞,情感共鸣,探讨更有效的教学设计,开拓新的教学视野。针对每个人的发言,樊老师都做了精道的点评。
在热烈的互动探讨环节后,樊老师做“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微讲座。向成员们介绍“大概念”这一教育新词、热词,例举了一则则实例让这一新词更加通俗易懂。樊老师强调大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一般都以单元为单位,并指导该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依次通过单元分析规划、单元目标设计、单元评价设计以及单元过程设计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樊老师还以四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这一单元为例进行生动的解读。成员们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学员们的工作思考和教学智慧;同时樊老师也为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相信在樊老师的引领下,学员们定会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不断超越自己,让课堂绽放活动,让教学展示魅力。
供稿:新港小学 翁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