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巧用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发布者: 李萍 时间:2024/11/22 12:38:00

  • }

巧用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陈嬿高级教师工作坊第二次活动

2024年11月21日周四下午第一节课,我们中高工作坊进行了主题为《巧用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二次研讨活动。通过观摩沈懿蓉老师讲授《敕勒歌》的教学视频,老师们相互交流、各抒己见。

《敕勒歌》是一首反映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敕勒族历史文化和生活情感的诗歌,沈老师在教授《敕勒歌》时重视背景知识的引用,利用听录音、指导朗读、学生自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又了解到了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及借助插图想象画面,感受草原的辽阔、壮丽与富饶。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品味诗歌语言的准确与精妙,体会草原的壮丽景色与豪情壮志,加深民族自豪之情。

陈嬿老师认为沈老师对《敕勒歌》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内容丰富,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巧妙地在教学中穿插引入当时的背景知识,插图和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宏伟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李雨桐老师指出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古诗的朗读、感受和体会,指导方法细节具体;黄伊颖老师表示低年级语文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做到识字和学文相结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更离不开情境;张璇老师认为沈老师对诗歌创作背景的交代,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情感。

通过交流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强调朗读与背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背景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识,还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总结出情景导入法、互动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歌意境,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