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专家培训 润艺泽心——小学入学适应期的课程设计

发布者: 奚淼 时间:2024/9/12 12:56:00

  • }

2024年9月9日,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美术教研员徐敏老师莅临建平实验小学枣庄校区,带来了以《小学入学适应期的课程设计》为主题的讲座。浦东保育教育实验区各实验园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建平实验小学美术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讲座中,徐敏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幼小衔接美术课题的研究背景,更以学科关注要点、学习方式分类以及主题活动设计等丰富内容,引领在场教育工作者探索艺术教育的无限可能。

徐敏老师开篇即强调,小学入学适应期的艺术教育应以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促进情感交流为三大关注点。她指出,艺术教育应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通过探索、操作、观察、想象、表达、坚持等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学习方式分类方面,徐敏老师提出了学科能力与共通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她解释,学科能力,如美术创意实践,是学生艺术创作的基础;而共通能力,如探究性学习的逻辑和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美术创作背后的道理,启发他们用美术眼光观察社会,从而在创作中融入对生活的感悟。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付诸实践,徐敏老师详细介绍了三个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包括美术专用教室学习活动、到校园中观察活动以及介绍我自己活动,旨在通过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表达、交流和坚持的习惯,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情感交流。

在讲座的尾声,徐敏老师强调了加强学段衔接的重要性,指出课程设计应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以满足学生在不同学段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需求。她还详细解读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要求,为艺术教育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这场讲座不仅为幼小衔接的艺术教育明确了路径,更为在座的老师们打开了艺术教育的新思路。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孩子们的艺术教育启航,让艺术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未来。

 

供稿人:钱婷


robots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