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知行合一守规则,公共安全记心中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建平实验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周活动

发布者: 王音 时间:2024/9/11 13:08:00

  • }


为确保安全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我校在开学第二周精心组织了一系列以公共安全教育为主题,紧密融合法制教育的安全教育周活动。活动设计巧妙贴合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结合《上海市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通过实践体验、任务导向学习和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理解安全与法制的重要性。我校学生处主任王音老师在本周升旗仪式上倡议各班共签一份《安全文明倡议书》,希望每一位建平学子都能成为生活中的安全监督员,与家人共同关注生活中的安全小细节,真正认识到“安全无小事”,让“安全”为大家的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一年级:读懂标识,学法知法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学习了“会说话的标识”任务单,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探索之旅。通过实地解读校园内的各种安全标识,孩子们不仅熟悉了“车辆禁停区”、“消防栓”、“楼梯小脚印”等标识的含义,更深刻理解了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中,老师巧妙地融入了放学时的“二要”、“二不要”情境教学,强调如遇无人接的情况,学生应返回校门口,在等候区安静等待,不得擅自离校或在等候区玩耍打闹,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规习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类似消防栓、电闸等公共设施不可以被随意打开,更不能成为玩具;如无特殊情况,学生不使用学校的“教工电梯”,学生乘电梯需要老师或家长陪同。此外,老师还提醒,在校园内玩耍时,要特别注意避开贴有“有电”标志的区域,确保个人安全。

在探访校园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校园内的安全标识,而且建立了在公共场所的识险、避险意识,帮助他们察觉身边的安全隐患,为构建平安校园打下坚实基础。

 

二年级:懂得自护 学会求助

二年级的学生们参与了“路遇陌生人”的教育活动。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能轻信陌生人,不随意跟陌生人离开。为检验教育成果,班主任们还设置了情境小测试,模拟路遇陌生人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机智勇敢地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活动最后,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自救、自护的知识,更锻炼了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通过任务单,我们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任务单的第一版块:情境设计,巧破谎言。孩子们在模拟场景中学会了辨别陌生人的谎言,增强了安全意识,掌握智慧拒绝的技巧,勇敢保护自己。任务单的第二版块:亲情暗号,防诈防骗。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设置个性化的“亲情暗号”,成为彼此间的安全“识别码”。无论是接到陌生电话,还是遇到陌生人接孩子,亲情暗号让孩子们能够迅速识别,有效防诈防骗。在任务单的第三版块,我们设计了“身体禁区,严禁触摸”的小任务。以防性侵儿歌为引导,让孩子和家长读一读、记一记。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用“红”、“蓝”、“绿”三色标注身体的禁区、同伴接触区和父母接触区,加深对身体界限的理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年级:交通法规,融入实际

新学期伊始,三年级的学生们迎来了一个小变化——放学时需要穿越马路。为了确保学生们的安全,学校特别设计了“安全过马路”教育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过马路的安全规范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们。

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两种情境的设置,在想象和辨析中学习了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例如,穿雨衣走斑马线的情境让学生们认识到,在队伍中行走时,雨衣相比有尖锐凸出部分的雨伞更加安全。如果学生搭乘助动车上学,家长需要确保助动车有牌照,双方都要戴好头盔,小心慢行,不要停在校门口下车。在任务单的最后,我们以图片的形式“没有红绿灯怎么走”,引导学生分析图中学生乱穿马路的危险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还鼓励学生们争做“安全宣传员”,旨在让学生自身在践行规范的同时,学会向家长宣传学校规范,以达到家校合力,同护学生安全的效果。

 

四年级:公共电梯  依法乘坐

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学生的使用电梯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年级学生开展了电梯安全教育活动。

在“读读口诀 学会自护”的环节中,学生们熟记朗朗上口的安全口诀,学习了在电梯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保持冷静、使用紧急通话装置等。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反应力大比拼中,代表选手们跟着主持人的场景创设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看看谁在遇到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反应迅速。在“看看图标 写写意思”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学习了电梯内的安全警示图标,并在任务单上写下了每个图标的含义。在“看看情境 自省自律”的实践中,学生们通过观察不同的电梯使用情境,学会了识别和避免危险行为。

通过这些情境的讨论,学生们深刻理解了文明乘坐电梯的重要性——乘坐电梯时的不文明行为,不仅危及生命,有些还会触犯法律。

 

五年级:牢记公约,依法上网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为我们带来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隐患。随着学校“五项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对学生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绿色上网,加大了管理力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法制意识,学校以“安全文明上网 谨防网络诈骗”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

在本周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中,各班级利用班会课集体观看了网络安全教育影片,并阅读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同学们郑重签署了《遵守网络公约,绿色上网》的承诺书,承诺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网络规则,文明上网。为了深入探讨网络使用的正确方式,我们鼓励学生们记录下自己与网络有关的经历,从而引导他们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谨慎分享个人信息、合理规划上网时间,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最后,学校开展了面向每个家庭的反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活动在罗山派出所的指导下,倡导每个家庭成员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效屏蔽骚扰电话,防止电信诈骗。

孩子们通过互动体验,掌握了识别网络陷阱、保护个人信息、健康上网的基本技能,增强网络防范意识,学会了如何在网络海洋中安全航行。

 

在本周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最后,各班通过签署《安全文明倡议书》的方式,共同倡议:增强安全意识,确保生命安全,养成文明习惯,关注身心健康,做一名建平的安全小达人、文明小使者。安全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每一次的教育都是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添砖加瓦。让我们家校合力,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更加稳健、安全。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