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浦东新区美术第一、四联合体教研活动暨建平实验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
优化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浦东新区美术第一、四联合体教研活动暨建平实验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2023学年第二学期5月8日,浦东新区美术第一、四联合体教研活动暨建平实验小学美术学科教研活动在本校枣庄校区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优化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首先,我校的李聿航老师进行了一年级《美化人行道》的课堂教学展示。接着,倪莲蓉老师作了题为《深耕细作美育田 扎实浇灌教学花》的微报告。
浦东新区美术第一联合体负责人陆瑛老师与近60位美术专职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建平实验小学李聿航老师在《美化人行道》的示范课中,展示了如何运用美术教育优化素养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他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美化人行道,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找出地砖的对称轴,了解对称方式。李老师巧妙地引出艺术家Ememem的作品,在学生欣赏之余,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在示范环节,李老师展示了制作马赛克地砖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创作的灵感。最后,学生制作出了图案对称美观、马赛克颗粒排列整齐、造型有创意的人行道。
李聿航老师的教学风格充满活力,不仅传授了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
陆瑛老师对李聿航老师这节课进行了点评:在这堂充满创意的美术课上,学生们沉浸在材料的世界中,探索着马赛克几何颗粒的奥秘。材料的选择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李老师挑选了这些独特的元素,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们通过亲手触摸和感受颜色和形状多样的马赛克瓷片,自主发现材料的无限可能。李老师引导学生们亲身体验,巧妙地引入了尺子作为辅助工具,不仅帮助学生们解决了技术难题,还激发了他们对工具使用的思考。教师对教育创新的执着追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也为自己的教学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
观课老师表示,李聿航老师这节课不满足于传统教学模式,勇于改变课程内容,从绘画转向动手制作。本次课程的作品显示,大多数学生的作品呈现出中心化的构图特点,即元素集中于画面的中央区域。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进一步带学生们探索还有哪些图形排列的方式。本课还可以延伸到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美是如何为生活服务的。
随后,由建平实验小学的倪莲蓉老师带来的题为《深耕细作美育田,扎实浇灌教学花》的微报告。她的讲座内容主要涵盖了建平实验小学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反思与成长,以及美术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倪老师详细介绍了建平实验小学美术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教研内容和时间安排。她提到教研内容主要包括组内公开课、听课磨课、课后反馈以及专家讲座等形式。这种有序的教研活动安排为学校美术教学活动和教师成长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倪莲蓉老师还分享了学校美术教学的实践经验,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学生作品展示、数字化课堂实践、项目化教学、跨学科教学等,以及教学反思与改进等方面。最后,倪老师强调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她指出,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个环节是刘麟和黄玥霖两位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家带来的讲座,主题是《美术馆内的多元教学——策略与案例》。刘麟和黄玥霖两位专家分别介绍了自己在美术馆工作的时间、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在美术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取得的成果等。两位专家从美术馆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在美术馆内开展多元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如何利用美术馆丰富的资源和环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最后,陆瑛老师总结了讲座内容,并对美术馆内多元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他们强调了教师在美术馆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并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交流和成长的机会。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如何优化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李聿航老师的教学案例中学习到了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启示。通过微报告和专家讲座,教师们了解了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教学实践,从中获得了启发和收获。
本次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促进了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们通过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共同成长,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供稿:周雅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