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山呼海应情深远 教育帮扶心相连

发布者: 李萍 时间:2024/4/29 9:46:00

  • }

山呼海应情深远 教育帮扶心相连

——2024年建平实验小学名师赴贵州送教活动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工作,提高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办学质量,在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的推动下,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与贵州省雷山县永乐完全小学结为“姊妹校”。自2021年结对以来,两校积极开展“导师带徒”,“跟岗培训”和“送教上门”活动,举行了多次教研活动。今年四月,我校与永乐小学开展了双向互访活动。

校长沈伟栋率领4名骨干教师怀着满腔热情,从东海之滨奔赴黔东之南,用知识的甘泉润泽山区孩子们的心田,也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上海和贵州因地域差异,教材也不尽相同。为了让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送教教师提前根据贵州教材进行备课,送教采取“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方式,建平小学课程与教学处主任李璟、课程与教学处副主任裘佳、英语学科主任顾黎佳、师训处副主任金莹分成数学、语文、英语3组,通过教学观摩课、名师示范课、评课议课、研讨交流等方式,让山区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感受我校骨干教师课堂的魅力。

李璟老师为五(1)班学生上《分数的意义》,这节课同步直播给雷山县所有小学。她以孩童的视角,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将枯燥的数学定理化作生动的语言,引领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课程最后,她以“冰山裸露的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呼应分数的意义,并以冰山理论教导学生学海无涯,只有不断研究与深挖,才能学深学精。

三(1)班课堂上,语文老师裘佳一边读着课文《小虾》,一边鼓励学生们模仿虾的神情与姿态。大家纷纷伸出手臂,假装成虾的钳子一张一合,在阅读中品悟“虾趣”,课堂瞬间变得鲜活起来。“荡来荡去、互相追逐、搏斗,我从这几个词中感受到小虾好有生机,它们真活泼!”一位学生迫不及待抢答。“对啦,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大自然的生命体就是那么奇妙!”裘佳老师补充道。裘老师的课堂中回响着师生们阵阵欢乐的笑声。

上课铃刚响,四(1)班课堂里放起一段上海城市宣传短片,卡点的音乐,酷炫的场景瞬间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英语老师顾黎佳随着动感十足的英语歌曲摇摆,她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面部表情为课堂注入了魔力,孩子们的目光被牢牢吸引,沉浸在妙趣横生的英语王国之中。“你必须要让他们熟悉你,喜欢你,才能对你的课真正感兴趣。”顾黎佳在评课时说,她也观察到这里的学生上英语课互动少,她主张通过鼓励引导,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更多地释放自己,表达自己。

沈伟栋校长无疑是本次送教活动中最忙碌的人,从前期方案制定到具体组织实施,他全程参与、亲自谋划。送教期间,他和帮扶组成员共同深入每一间课堂,分别聆听永乐教师的授课和名师团的示范课,并在研讨会上逐一进行点评。应雷山县教科局之邀,沈校长为全县100多名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作了题为《坚持立德树人初心 担当教书育人使命》的报告,他指出:教育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环境、态度和能力是办好一所学校的三大法宝,目前永乐小学的硬件设施得到很大提升,接下来就是要不断迭代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结硕果就堪比钟乳石的形成,都是一个缓慢而持续演变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开启永乐小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建平小学名师团还分赴雷山县城区丹江小学、第三小学开展送课活动,深受雷山县师生的欢迎。在评课环节,名师团对永乐小学教师的授课进行细致点评和指导,并深入解答他们的授课困惑,帮助山区教师探索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纷纷表示要以本次送教收获的全新教学理念为起点,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建平小学党支部与永乐小学党支部党建共建座谈会,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学习中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会上对接了2024年帮扶计划,共同探讨永乐小学下一步发展提质增效的路径,并就“帮扶最终落脚点在于提升帮扶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达成共识,双方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并互赠校旗。

本次“名师送教”活动,是一次跨越千里的深情牵手,是一场教育领域的深情对话。我校的送教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山呼海应情深远,教育帮扶心相连”的深刻内涵。他们的付出和奉献,不仅赢得了永乐小学师生们的尊重和感激,更让人们对教育的力量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校将继续与永乐小学保持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探索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