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概念 结构教学 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
夯实概念 结构教学 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记李璟高级教师工作坊活动
4月16日上午,李璟高级教师工作坊在金业校区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学习李璟老师的展示课《分数的意义》,然后进行评课交流,全体工作坊成员和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课对于学生建构数与代数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数的认识中提出要以“计数单位”作为核心要素,在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的同时,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李老师《分数的意义》的课堂重视概念形成的过程,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悟单位“1”和分数单位,感受整数、分数、小数的联系以及表达的一致性。在“活动一: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四分之一”的活动中,李老师通过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直观感悟,使学生在发展数感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从“一个”到“一些”,着重强调了一个整体(单位“1”)的含义。这些素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不断完善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在“活动二:为什么叫单位1?”中,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单位1”的意义。设计的练习巧妙地将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地串联起来,形成结构化的学习。在“活动三:创造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折纸条,感受分数单位在分数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课后,工作坊成员又聚集一堂,结合听课感想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王璐老师认为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每一个问题都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都针对一个概念引发学生思考,并且能让学生主动地将知识和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结构化的学习。张倩老师认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质疑、讨论、总结,让学生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周小芳老师认为本节课的板书也是亮点,通过一次次完善板书的内容,勾勒出了概念形成的过程,又将知识串联了起来,结构清晰、设计巧妙。
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工作坊的老师们对小学阶段分数内容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与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关注知识的整体结构,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供稿: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