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三个助手” 赋能高效智慧课堂
|
融合“三个助手” 赋能高效智慧课堂
-------杨惠琴自然学科高级工作坊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学校“三个助手”发展进程,2024年4月17日杨惠琴自然学科高级教师工作坊暨自然学科45周岁以下教师培优活动在枣庄校区顺利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上海市小学自然学科教研员盛桂兴老师、贵州遵义市的四位校长和三校区45周岁以下的自然教师。
首先,由青年教师刘佳老师执教四年级《水的浮力》一课,刘老师借助“备课助手”的资源和平台,开发制作互动课件。学生通过数字化平台收集数据并上传。通过“教学助手”收集和展示各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将数据进行图像化,有助于学生进行分析、汇报,通过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进行及时反馈,实时掌握课堂质效,使学习更有效,教学更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展示后,杨惠琴老师主持研讨活动,她介绍学校在持续推进项目化学习,本学期开始同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刘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是自然学科组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课,她希望老师们以此为起点,以“三个助手”数字化教学为依托,探索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学习,高效赋能智慧课堂。
接着,刘佳老师从数字化学习体会、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准备过程中的反思与改进等方面对所执教的课程进行了设计说明,刘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借助“赛·课堂”教学系统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实时传输,全班共享和分析,让课堂变得高效丰富。
分享结束后,参加活动的老师对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进行了评课,肯定了教学中的亮点,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黄磊老师和蔡慧宇老师都肯定了利用“赛·课堂”系统收集数据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活动任务单,技术赋能让数据的展示、交流、汇报、分析更加实时高效。
来自贵州遵义市的校长代表肯定了这节课的教学评价设计,通过前置学生评价单,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更加注重规范操作,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课堂高质高效开展。同时,她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能将课堂中的教学评价与家长端和学期综合评价相结合,是对学生的成长记录非常有价值的数据。
之后,盛桂兴老师进行了总结点评:自然课堂中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起点,关注学生的体验感,以实验探究为依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科学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要舍得放手、舍得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随着时间的积累,相信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会越来越高。盛老师肯定了自然学科组在基于“三个助手”的信息化教学探索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和成效,也希望更多地老师勇于尝试新技术,利用数字化教学赋能高效智慧课堂,推进自然学科教学的发展。
最后,杨老师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今天这节课是自然学科组探索融合“三个助手”的第一次展示课,希望大家以此为起点,积极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用好三个助手,提升专业能力,使我们的课堂发生真正的改变。
撰稿人: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