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开展深度教学实践 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
开展深度教学实践 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记语文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指导活动
为了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使青年教师在研究活动中不断提升研究能力,2023年12月13日,语文学科组围绕“高年级记叙文的教学策略”这一主题,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暨裘佳老师高级工作坊第四次研究活动。
本次活动先由两位青年教师围绕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记叙文”这一文体展开教学研究实践。夏雪婷老师执教《西门豹治邺》这篇文章,从基础字词入手到整体感知再到精读文本。因本课篇幅较长,她从梳理故事情节入手,再到分析人物形象,感受西门豹诚惩治恶人的办法之巧妙。通过品读人物语言来感受人物形象及方法巧妙。最后让学生借助自己梳理出来的表格及教师的板书来复述课文内容,达成本课学习目标。
朱冰菁老师执教《故事二则》一课。整堂课以任务为驱动,板块清晰、目标明确,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气氛活跃。朱老师先以病历单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梳理,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再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聚焦蔡桓侯的反应,在老师引领下一步步发现故事核心所在,进而简要复述故事,领悟道理:不能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整节课清晰明了,注重言语表达,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复述,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后,陈翌红老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陈翌红老师对两位青年教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首先,陈老师指出了记叙文是小学生文本学习的“大头”,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的读写,因此,要学好记叙文得做好充足的准备,师生都得反复品读,熟悉故事情节得靠“读”,细节理解即是“品”,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师生配合完成一堂精彩的记叙文课堂。陈老师对二位青年教师的“台风”十分认可,语文老师的课堂要有文学气质,语言亲切、声音动听,都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途径,但同时语文老师自身的用语必须专业,不能和小朋友一样有很随便的表达,这一点两位老师也训练有素。还指出,在教案上有预设是非常好的习惯,这样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提前做好引导或调整教学的策略。
除此之外,陈老师还关注细节,例如教师在课前要对自己的课件应用熟悉,环节的设置要和课件相符,有时候出现的早晚也会打乱学生思考的节奏。
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切磋的平台,丰富了教育教学理论,提升了教学技能。相信通过老师们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把研讨中所学的知识和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潜心教研,深耕课堂,创新教学,让增效提质落到实处!
(撰稿:丁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