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解开密码 赋能青年教师成长
|
用行动解开密码 赋能青年教师成长
2023年10月11日上午,语文学科组围绕“低年级写景记叙文的教学策略”这一主题,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暨裘佳老师高级工作坊第二次研究活动。
一、教学实践展现研究氛围
在课堂教学的前期,裘老师早早为参与主题研究的老师们提供了关于写景文教学的设计要领和课例,依托二年级第四单元《日月潭》、《黄山奇石》两篇写景短文,带领老师们开展前置学习。在了解文体特征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指导执教教师研读文本,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并开展了教学实践。
唐钰坤老师执教二年级第四单元《日月潭》一课的第一课时。唐老师以谈话开篇,学生畅谈自己与水相关的游玩经历,引出课题。随后,依据单元重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在课堂上以多样的形式展开词语理解教学,依托教具,请学生摆放“山”的位置理解“群山环绕”;又借助图文补充,了解“名胜古迹”。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唐老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日月潭的分布位置,依托教具建立形象感官认知。
丁菁菁老师执教二年级第四单元《黄山奇石》这一课。教学中,丁老师将整个教学过程纳入到游览黄山的生动情境之中,通过图片与视频的辅助,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整篇课文。在识字教学中,丁老师能够抓住生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针对课文里难理解的一些词,如词语“陡峭”“闻名”“尤其”,丁老师便联系上下文,并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此外,丁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复现文字、语言描述、情景式演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奇石的神奇与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课评课呈现集体思维
课后,青年骨干教师围绕研究课主题,并结合课堂实践的观课实际,做了评课发言。乔凤老师在点评中表示:《日月潭》作为一篇写景文,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讴歌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唐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从读出词语的画面感,再到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景物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唐老师更是将文本内容、图片和板贴相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日月潭的形状和风光的秀丽。朱冰菁老师在点评中也提到:即使是二年级,也要关注写景的文章的阅读策略的指导。丁老师在指导学生品味奇石的神奇与有趣时,充分调动了激趣想象,情境说话,朗读演绎等策略,将写景记叙文中“了解景物特点、积累优美语句、体会写景文章的情感感受文字情感”等阅读方法巧妙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在听取了张妮婷、夏雪婷等老师们的听评课建议后,裘老师也表示:在低年级进行文体教学的实践研究,一定要权衡好尺度,要在关注识字写字、朗读感悟和语言训练等重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景物特点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并且能生动呈现学习过程,比如《黄山奇石》一课中,丁老师指导学生描绘“仙桃石”和再现“仙茄石”奇特之处时,激发学生合理想象,引导他们模仿课文的样子,借助恰当的动词来表现奇石特点的方法,就是一种方法的迁移,也渗透了写景记叙文的阅读策略。另外,低年级的课堂要通过诵读积累,实现读写迁移。《日月潭》一课中,唐老师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朗读品味语言是十分正确的。生活中到处有美景,重要的是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勤奋的笔头。
三、专家引导凸显成长品质
陈翌红老师莅临指导带给了在场青年教师更多的思考。首先,陈老师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认真钻研的态度,从课堂本身可以反观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思考的深度和高度,钻研教材、处理教材、分配课时、制定目标、课堂实施等都动足了脑筋,呈现效果很好。参与研讨活动的老师也是带着问题观课,能总结优势也能提出困惑和建议,且十分中肯。对于青年教师表现出的昂扬态度表示赞许。
其次,陈老师针对课堂,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青年教师要依然专攻于基本功素养的锤炼,关注更多课堂的细节,如低年级学生要养成提笔写字前要有使用垫板的习惯,写字指导中要舍得花时间,无论是书写,还是互动点评,都要有痕迹,有过程;又如遇到预设环节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时,要舍得割舍,有舍才有得。关于写景记叙文阅读策略的研究,建议青年教师从比较文本切入,关注景物表现美的不同方法,如不同时段,选取典型景点等,这样就能站在一类文体的高度,看得清,也看得准。
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息息相关,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语文组用行动解开密码,一路行走,一路成长。赋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以更高的目标引领他们享受教育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