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探究性学习

发布者: 朱煜 时间:2023/3/30 13:01:00


3月29日上午,李璟高级教师工作坊在金业校区举行活动。杜萌田老师对四年级第二单元《小数点移动》一课结合新课标理念,进行素养导向下的探究性学习实践探索。

在本堂课中,杜老师设计了三个大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情境引入,引发猜想,引导学生多角度验证0.08×10=0.8。学生思维活跃,角度新颖,方法多样,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利用方格图、数射线、单位换算、数位顺序表等多种方法验证,从具体到抽象,在数形结合中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初步感知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在验证的过程中,杜老师又提出在数学中要呈现一个规律光有这一个“特例”还不够,还需要多数据支撑,继续鼓励学生再举例再验证,体现了数学规律得出的严谨性。学生通过多次验证后能主动发现并归纳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进而推理出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运算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推理意识。第二环节从小数的运算迁移到整数的运算,杜老师提出了一个思考“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那么在整数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呢?”问题一出,学生们幡然醒悟,其实这样的现象在整数中也同样存在,只是在书写整数的时候,把小数点省略不写了而已。虽然是小数单元中的教学内容,但是能从小数联系到整数,体现了老师对小学阶段数学教材整体的解读,同时也在提醒学生,要多角度思、深层次思考问题,同时体现了新课标中所提到的要让学生了解运算的一致性。第三环节,杜老师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的优势,通过将小数点在屏幕上进行拖动,带动数位顺序表的移动,深入感受在小数点移动的过程中其实是数位发生了变化,而数位变化就是计数单位的变化,体会小数点移动的本质。

课后,工作坊成员们又齐聚一堂,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首先,杜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进行了阐述。接着,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听课感受,发表自己的想法。大家表示整堂课基于数学的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清晰,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教学脉胳清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本,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动手操作规范、提出的方法合理、验证科学、合作有效,探究味浓厚。最后,李老师结合整个教学环节中值得思考的地方,带领大家一一回顾,强调有效利用学生课堂的生成,及时评价、点拨,把老师引导学生学,转化成学生自主的学习,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基本思想,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供稿:杜萌田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