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数学学科联合教研活动
|
建构数学大单元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数学学科联合教研活动
2021年11月9日下午,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的数学教师观摩了建平实验小学王璐老师和麦健老师执教的两节研究课《11-20各数的认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前,樊老师对两节研究课的背景做了介绍。单元教学是我校多年数学教学研究的重点。过去的五年,我们基于数学课标,以教材自然单元的规划与整合为重点进行了实践与研究。2021年起,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大单元的建构上,按照数学学习的四个模块,把小学数学课程中最基础的、最本质的知识归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计量”“统计图表与统计量”等大单元后进行研究,站在更上位的高度思考数学知识的本质、研究数学知识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地位与价值,设计并实施教学。
王璐老师带领一(12)班小朋友精彩展示了《11-20数的认识》一课,王老师力求在课堂中突破学生对位值的创造,从由古人打猎时用手指与石头计数的情境引发学生对计数的思考:石子又多又乱,能不能帮助他们重新摆放,使得记数的结果清晰?探究过程中,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摆双色片,实现从12只羊到12个圆片再到数12的抽象;理解12的计数与表达;并理解12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体会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整节课,学生经历讨论辨析的学习过程,在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中体会位值制思想。教学中王老师娓娓道来,引导有方,带领学生在“数羊”的活动中不断挑战,“用更少的圆片摆出12”,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发展,最终成功“创造”出了十位与个位,感受了数位的神奇,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也展示了思维的不断深入! 课堂中,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数感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麦健老师在四(5)班的公开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麦老师力求凸显分数加减法运算与整数运算一致性的研究思考。探究环节,她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入,在收集信息、猜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分数加法的学习,通过对比2+3=5,引导学生发现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的内涵,从而理解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感悟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的计算本质。整堂课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猜测、质疑、验证的过程,学会用严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运算能力及推理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教学中麦老师情境创设自然,与学生的互动自然和谐,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刻且触及本质,另老师们回味。
两节研究课,让老师们对大单元教学有了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带给老师们新的挑战:深入研究教材,厘清小学阶段各数学知识之间的脉络;研究学生,精准把握学情;科学制定目标、有效设计环节,达成目标,体现数学本质。基于大单元教学的数学课堂,不仅着眼于学生当前与眼下的获得,更关注学生后续的发展与提升,是更有生长力的课堂。让我们一起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