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潜移默化 立德树人

作者: 朱煜 发布时间:2021/9/9 17:16:00

  • }

   9月9日,康佩君高级教师工作坊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活动。工作坊全体成员商议了新学期的活动计划,并围绕如何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做了讨论。

康老师认为,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基本价值观,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展开,素质教育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学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关键阶段,由此,小学教师要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德”的熏陶。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到小学教学中,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做一个有心的人,借助各种形式和方法,在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将以德育人和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

1、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熏陶。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自己所有的活动之中,不管是日常生活中,还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友善、无私、认真等良好德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小学教师心中有爱,才会爱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开展教学的基础是爱心。如小学生由于纪律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是不成熟的个体,难免会不听话犯错误、存在不足。这个时候,教师要有耐心,不能便相体罚学生,更不能简单粗暴直接批评学生,这样会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所以教师要有耐心,而且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关爱、包容,让立德树人的理念之花开满我国的教育事业。

2、要严于律己。

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容易出现行为和是非观念不相匹配的情况,所以教师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随时随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行为举止、为人处世、道德情操等方面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布鲁纳曾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一位积极乐观、认真负责、善良大方的教师,其人格魅力是巨大的,学生和这样的教师相处,会无意识地模范教师规范的行为,才会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使以德树人的理念落到实处。

3、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阶段,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乏味的说教。小学教师进行德育渗透。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内容,加入立德树人的理念,挖掘并掌握相关素材,在教学环节中去巧妙拓展教育,让学生去获取道德教育。

4、家校合力,共促成长

立德树人的工作除了教师的引导,家长的积极配合也不容小觑。家庭教育对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学生德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家长能及时发现,随机教育,针对子女的问题,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校教育也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到学校,一切都交给了老师。其实,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庭学校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孩子成长。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孩子缺一节课可以补回来,但思想上出现误区,要纠正过来很难。只有学校和家庭的相互支持、相互交流,才有家校合作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在成长中读好书,做好人。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教师、教学、课外、家校四个方面共同努力,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立德为先,树人为本,培养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