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实践 反思 改进

作者: 朱煜 发布时间:2021/5/31 9:06:00

  • }

5月28日上午,资深语文教研员汪立民老师应邀到我校枣庄校区听课。语文后备骨干老师以及带教导师们全程参与。


上午第二节课是李晨吟老师在一2班执教的《小猴子下山》。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本文构段有特色,第1、2、3、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所以李老师利用这个形式引导学生读懂故事内容,并结合生动形象的插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引导学生着重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引导学生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


上午第三节课是唐钰坤老师在五5班执教的《威尼斯的小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层次清晰,唐老师引导学生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理清文脉。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唐老师在本课的第一课时以此为重点展开教学。


汪老师在评课过程中分别对低年级和高年级学段的教法提出建议——


低年级的课堂,尤其是一年级,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在一年级下半学期,可以尝试在教授新课时对学生提出自学要求、学生交流讨论后反馈、落实;此外,对学生的反馈要注重过程性的提点,要对学生强调“从文中找答案”,而不能只重结果;老师要明确生字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认识汉字”,所以在课堂上不要代替学生学习生字,应该“放”给学生,请他们当小老师;低年级的识字最好能放在语言环境中,与朗读相结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读句中引出生字,学好生字再回到句子中读好句子。


高年级的课堂一定要根据单元目标有重点和取舍,如《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一课时重点应围绕理清文脉和第2、4自然段展开,第2自然段着重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写法是将小艇的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相结合,第4自然段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特别”这一表述,作者是怎么把船夫驾驶技巧“特别”好说清楚的?特别在哪些地方?到文中找信息;此外,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学生可能难以提炼概括,此时老师不能生搬硬拉,而要引导学生理解,重在理解的过程。


每月的听课评课活动如期开展,青年老师们将在专家的指导下,继续学习,不断进步。


供稿:宋张怡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