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教学设计 提升专业素养
|
2021年4月,陈源高级教师工作坊“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设计”为主题,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活动。
活动的第一阶段,陈源老师指导工作坊学员黄怡迪准备区级公开课《叶儿船》。
黄老师执教的《叶儿船》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的作品,该单元的四首作品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展现出在梦想与梦境中甜美惬意的音乐形象。《少年中国梦》和《梦幻曲》都在歌曲中表现了少年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少年中国梦》为童声合唱作品,更加的积极向上、充满希望;《梦幻曲》是一首大提琴独奏作品,更为抒情优美,待人进入梦幻的世界。《叶儿船》和《愉快的梦》都需要用优美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前者在甜美安逸的情绪下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后者令人充满想象,感受梦境中美好惬意的情景。
活动的第二阶段,工作坊邀请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音乐学科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席恒老师莅临指导。
通过席老师的指导,本课以兴趣为突破口,设计了更多的体验感受环节、律动模拟表现、自主学唱等。一方面通过积累视唱、模唱乐谱的经历,感受旋律之间的层层奥妙,使学生能唱准歌曲乐句,另一方面加入了乐器辅助,两声部合唱的环节,使学生感知作品更为深入,学习兴趣更为浓厚。
活动的第三阶段,公开教学之后反思研讨。
本节课的设计就围绕“叶儿船”与“梦”这2个主题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歌曲学习过程中通过小船起伏的情景来表达歌曲的情绪,用梦想与梦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细节处理。最后的声势律动,和学生一起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整节课的贴合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将情感自然激发并表现出来。
音乐课离不开丰富的教学媒体,它能为学生带来强烈的听觉、视觉的感受,让学生有强烈的兴趣主动学习。不仅如此,现代多媒体课件能够使许多枯燥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导地位,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三个阶段的研讨,工作坊的全体成员获益良多。相信工作坊这个平台将会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更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