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国旗下讲话
|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014年的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对莘莘学子充满深情地说道:“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学校正在创建文明校园,我们在每周五早晨的经典阅读时间,除了能欣赏到语文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好书推荐之外,还会听到老师们在人民日报少年网上为大家摘录的“走进新时代”、“从小学用典”这两个版块的小故事。
今天,我们就请两位学生代表来说一说他们在聆听之后的心之感悟。
【附】学生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勤学才能进步,成长没有止境。》
首先,我想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也许你们和我一样——在心里有许许多多的答案。
可当我在《人民日报少年网》上的“走进新时代”这个栏目里,看了《学习就像钉钉子》这个故事后,我的答案发生了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国家兴盛之要。告诉我们无论是少年还是老年,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学得好呢?有些同学认为天资聪颖,就能学好。其实不然,我们都学过《伤仲永》的故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本来是一个小天才,但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他没有好好念书,所以长大之后,只能“泯然众人矣。”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八个字,意思是学问就像弓一样,是发力的,才华像箭头一样,是刺穿的。箭究竟能够射多远,不仅取决于箭头的锐度,最主要的取决于弓的强度。没有扎实的学问做基础,你的成就终究是有限的。想要学习好,就必须像钉钉子一样,只有把钉子摆正,每次敲打才能准确的敲到钉子上,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我们的五字德育目标中有“律”,有“勤”,它们就是我们的努力目标。学习上,我们要严于律己,对自己严格要求,勤奋学习,持之以恒。只有不放弃、坚持不懈,才能享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我想大家一定有了最正确的答案。希望大家不断磨炼自己,塑造出更好的自己。 谢谢大家!
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6)六艺未来之星中队的张之也。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从小立志》
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若繁星,许多经典名句至今依然闪耀着光华。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随处可以看见它们的身影。他在对外交往中引用《论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一诺千金”;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他引用《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来诫勉中青年干部看淡个人的事,心无旁骛为国家和人民做事。而给我启发最大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的“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这句话出自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教条示龙场诸生》。它的意思是立志成为圣贤,就有可能成为圣贤。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希望我们青少年志存高远,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公命运。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志存高远,并由此激发奋进的潜力。作为小学生,我们每天都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挑战,遭受挫折和失败。一次考试的失利,一次竞选的落败,都有可能让你失去信心和勇气。每当这时,请记住,这些都是我们实现远大志向的路途上的考验。当我们坚持理想,直面挑战,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困难就会变成机遇。
同学们,“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让我们牢记这句话,抓住大好年华,不负锦绣时代,立下志向,激发潜力,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