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我说”一周新闻报道稿 【2019年12月23日——12月29日】
|
“你听我说”一周新闻报道稿
【2019年12月23日——12月29日】
【开头】 :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
本周的“你听我说”新闻报道又与大家准时见面了。
我是来自五(4)班稚苗中队的新闻播报员:杨诚嘉。
我是来自二(3)班七色光中队的新闻播报员:李想。
以下是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一周重要新闻摘要:
1. 12月23日,工信部消息,我国将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5G网络覆盖。
2.中国科学家在实验上“再现”了水结冰的过程,揭示了这一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在,首次证实“水变冰”的百年理论预言;
3.12月24日,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破浪前行,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形成一大批新成果。这一年,中国的建交国总数上升至180个。
4.到2019年底,随着13条新线陆续开通,中国高铁里程将突破3.5万公里,在全球高铁里程中占比超过2/3。
5.12月24日,“呼伦贝尔号”草原森林旅游列车上线运营。这是国内首列由25G型铁路客车升级改造的旅游专列,填补国内铁路高端旅游市场空白。
6.27日,国产C919第六架试飞飞机完成首飞,中国大型客机进入大强度试飞阶段。
7.12月25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新年春节期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8.26日,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完成最后两节钢梁焊接,成功实现主桥合龙,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个代表性工程。
9.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未来,“胖五”还将带上嫦娥五号、火星探测器、载人空间站等“大咖”乘客,飞往太空。
10.26日,今年唯一一次日环食天象现身天宇。我国全境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且越往南食分越大。
接下来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的国内外新闻摘要。
1. 【上海新闻】[播报人:杨诚嘉]
上海青少年争当文明旅游使者
12月22日落幕的上海市境外安全文明行校园大赛中,来自全市的7所大学代表队和2支中学代表队通过形式多样的境外文明言行展示,体现了当代青少年争当文明旅游使者的风采。
由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市教委、文旅局、精神文明办等联合发起的上海市境外安全文明行校园大赛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五届。今年6月起,经全市16个区的选拔与推荐,共计14所大学代表队进入复赛,并通过一对一的比拼,最终优胜的7所大学代表队挺进总决赛。从30秒快问快答到精心制作的创意短视频,同学们的自信沉着与礼仪气度赢得现场观众与评委的热烈掌声和鼓励支持。
本新闻摘自12月26日《新华社》
2.【上海新闻】[播报人:李想]
打造国际商务区,媲美超越陆家嘴
12月24日,前滩最后一个城市综合体21#地块正式开工,标志着前滩最具城市功能和活力的核心综合体全面启动,将加快形成前滩国际商务区的国际化城市氛围。
该地块位于前滩中心与济阳路高架之间,紧邻轨交6、8、11号线,以及规划的19号线,是四线换乘的核心位置。综合体包括两栋超高层办公楼,四栋超高层住宅以及一个大型商业体,项目总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
作为前滩最后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21#地块项目将继续坚持精细化管理,以匠心打造“陆家嘴”精品建筑,预计于2024年底全部竣工投用。努力将前滩国际商务区开发成为媲美陆家嘴、超越陆家嘴的城市新典范。
本新闻摘自12月25日《新民晚报》
3.【上海新闻】[播报人:杨诚嘉]
老教堂变身最美“诗歌书店”,上海再添人文地标
一座建于1930年代的上海老教堂,近日被设计改造成为美轮美奂的“诗歌书店”,将于12月28日对公众开放。
据悉,思南书局·诗歌店占地面积约560平方米,陈列中国、日本、法国、英国、俄罗斯、爱尔兰等11个国家出版的诗集作品,共计有中外文书籍1880余种、6300多册。其中外文书籍占比20%。
此外,书店上架图书还涵盖诗集、散文、评论、传记、绘本等相关文学艺术书籍,面向“全球游客、城市爱书人和所有热爱诗歌与阅读的人”。
开业伊始,这座诗歌书店将以俄罗斯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明亮的刻度盘”为主题,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诗歌季活动,邀请众多中外诗人、艺术家与公众分享阅读之美。
本新闻摘自12月27日《新华社》
4.【国内新闻】[播报人:李想]
春运期间沪旅客到发量4547万
2020年春运期间,上海省际旅客到发总量预计将达到4547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其中,发送总量2444万人次,同比增长1.3%;到达总量2102万人次,同比增长1.6%。
铁路、民航运输需求继续增长,公路需求进一步下降,水路需求总量较少且受天气影响较大。
明年春节日期较早,节前学生流与务工流、探亲流高度叠加,旅客发送大客流的天数预计将增加;节后学生返程客流与务工流、探亲流错位,返程客流预计在明年1月30日(年初六)和2月8日(正月十五)前后出现双高峰。
市内交通客运量预计在节前一周(1月19日)开始逐渐减少,正月十五之后恢复到平日水平,轨道交通出行仍占主导地位。
本新闻摘自12月25日《新民晚报》
5.【国内新闻】[播报人:杨诚嘉]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6日至27日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围绕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按照“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的要求,交流思想、检视问题、深刻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本新闻摘自12月27日《新华社》
6.【上海新闻】[播报人:李想]
灯火通明 旧改签约夜无眠
北风吹起,寒潮来袭。26日晚上,金陵东路443号的金陵东路旧改地块项目部大厅内却灯火通明、暖意洋洋。因为从27日零时起,宝兴里旧改项目在这里正式启动二轮征询酝酿期签约,首批数百户居民提前赶到现场,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截至上午11时,该旧改地块已成功签约权证801证,签约比例达37.80%。
告别手拎马桶的生活、早日搬进敞亮的房屋,这是上海居住在二级旧里居民的共同愿望。
今年,上海市共消灭“马桶”4万个,截至11月底,上海中心城区已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约55.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9万户,分别达到年度目标的110%、116%,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本新闻摘自12月27日《新民晚报》
7.【国际新闻】[播报人:杨诚嘉]
中国企业首个莫斯科地铁承建项目隧道全部贯通
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承建的莫斯科地铁阿米尼站至终止区间中线隧道26日实现贯通。至此,中国铁建承建的首个莫斯科地铁项目隧道实现全部贯通。当天贯通的隧道长353米,工期3个月,是中国铁建首个莫斯科地铁项目的最后一条隧道。
中国铁建莫斯科地铁项目经理薛立强说,得益于中方的管理标准、技术和设备,地铁建设团队克服天气寒冷、地质复杂等困难,提前3个月完成项目所有隧道贯通任务。
2017年,中国铁建获得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项目,包括3个车站主体结构和4个区间隧道的施工,预计2020年10月全面竣工。这是中国铁建承建的首个莫斯科地铁项目。
本新闻摘自12月27日《新华社》
8.【上海新闻】[播报人:李想]
周周有影展,天天像过节,申城实实在在电影城
由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发起的“2020年上海周周有影展”活动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上线。从明年起,上海全年52个周,周周都有种类丰富的海外展、专题展、大师展等影展,将成为全国首座每周都有电影展的城市。
目前,2020年上海“周周有影展”活动已策划37个电影展映活动,加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板块共38个。
此次影展重磅大师展多,影展类型丰富,上海电影地域文化特征强的三大特点。
此次“周周有影展”计划就是在电影和观众之间搭建起一个长期的双向选择平台。让每个观众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好电影,每周都感受到电影节的狂欢气氛,也为影院找到了对的观众,为好电影找到了好观众。
本新闻摘自12月26日《新民晚报》
【结尾】 :以上是2019年12月23日-12月29日一周新闻摘要,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