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你听我说”一周新闻报道稿 【2019年9月9日——9月15日】

发布者: 沈卫红 时间:2019/9/9 16:06:00

“你听我说”一周新闻报道稿

【2019年9月9日——9月15日】

 

【开头】 :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

本学期的“你听我说”新闻报道又与大家准时见面了。

我是来自五(4)班稚苗中队的新闻播报员:杨诚嘉。

我是来自二(3)班七色光中队的新闻播报员:李想。

 

以下是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一周重要新闻摘要: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示,我国已有12条国家森林步道,全长超过22000公里。

2.  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

3.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首次包揽亚洲前两名。

4.  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贺一诚,并颁发国务院令任命贺一诚为澳门第五任行政长官。

5.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实施一箭三星发射。

6.  当地时间9月12日,德国最大规模的“中国节”在科隆举行。

7.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质量又有新提升。

8.  “共赢互鉴 行稳致远——纪念中法建交55周年”图片展10日在法国开幕。

9.  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2019欧亚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0.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快速辅助定位系统用户规模已突破3亿。

 

接下来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的国内外新闻摘要:

1. 【上海新闻】[播报人:杨诚嘉]

沪发布国内首个中小学生视力筛查规范

上海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4.4%

上海日前颁布上海市地方标准-2019《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以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筛查的内容和方法,促进上海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的预防与矫治,减少因屈光不正带来的视力损害。这是全国首个中小学生视力筛查规范,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

据了解,此前我国尚无针对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的标准,导致一些年度例行的视力检查政策未落到实处,自2015年3月起,上海市医学会开始启动相关标准立项现场调研。之后5年,经过多次专家评审,各方听取意见、反复讨论等,该规范终“出炉”。

本新闻摘自9月9日《新民晚报》

 

2. 【上海新闻】[播报人:李想]

 

外滩之窗 感恩师长

9月8日晚8时,位于浦东陆家嘴的“外滩之窗”大屏幕再次为辛勤的园丁点亮!

在第35个教师节之际,市教委在外滩亲水平台组织开展了上海市教育系统庆祝第35个教师节“为教师亮灯”公益活动,以此弘 扬 尊师重教、感恩师德的良好风尚。

1小时的亮灯时间内,30余条教师节精选祝福滚动播放,它们帮助学生们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获得上海市园丁奖的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老师翁勇等几位老师,以及来自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学校的40余名师生相约来到外滩,共同见证师生情深,留下了师生间美好的回忆。

教师节祝福语将在“外滩之窗”大屏幕持续滚动播放至9月16日。

本新闻摘自9月9日《新民晚报》

 

3.【上海新闻】[播报人:杨诚嘉]

社区卫生中心全面开展延时服务

满足在职、在校人群错时服务实际需求

近年来,上海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居民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大力推进社区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覆盖生命全周期的社区健康服务,使社区居民能够获得适宜、综合、连续的整合型健康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健康服务的重要平台,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在工作日延长服务时间、在双休日开设门诊,是满足居民“家门口”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在职、在校人群错时服务的实际需求。目前,本市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落实延时服务工作要求,实现两个全覆盖:午间门诊全覆盖、双休日门诊全覆盖。

本新闻摘自9月11日《新民晚报》

 

4.【国内新闻】[播报人:李想]

为中国与世界互鉴共赢贡 献智慧力量

以“中国与世界:70年的历程”为主题的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昨天在上海开幕。来自3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本届论坛。

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真诚相处、守望相助、命运相依,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中国与世界的互鉴共赢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经过70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上海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缩影。希望大家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为中国、为上海新时代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新闻摘自9月11日《新民晚报》

 

5.【国内新闻】[播报人:杨诚嘉]

上海天文馆首次“点亮”

灯光联动照耀临港夜空

随着灯光缓缓开启,9月12日晚,上海天文馆首次被“点亮”,其主体建筑及景观揭开神秘面纱,在夜幕中熠熠生辉。此次上海天文馆建筑灯光联动调试,标志着建安工程基本竣工,转入展示工程全面建设阶段,预计2021年择期开放。

上海天文馆将为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美丽的星空,特别设置的太阳塔可在白天实现太阳的多波段观测,通过专业级的光学设备展现高清晰度的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影像;一米望远镜可在夜间带观众欣赏极高清晰度的月面、行星和难得一见的美丽深空天体;天象厅引进和研发全球最先进的新型光学天象仪,投射出高精度的模拟星空,最大程度还原星空黑色的底色,配合自然界各种背景音效,为观众呈现震撼逼真的星空体验。

本新闻摘自9月13日《新民晚报》

 

6.【上海新闻】[播报人:李想]

绣花治理”让申城更有“温度”

近一年来,在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下,一项项“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在申城发生:全力实施垃圾分类且定时投放,大力推行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深化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民生“小事”皆大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随着“绣花”般精细治理持续推进,上海正在成为一座更加“有温度”的城市。

让“头脑”聪明“四肢”有力,借助智能支撑精细化治理, 既“近家”又“进家”,让养老服务15分钟“触手可及”,志愿者“下岗”,垃圾分类“新时尚”走向“新习惯”。

本新闻摘自9月10日《解放日报》

 

7.【国际新闻】[播报人:杨诚嘉]

新西兰一中学举办“发现中国日”活动

9月12日新西兰惠灵顿埃文斯湾初级中学举办了“发现中国日”活动中,活动是同学们课堂体验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院长白若兰说,“发现中国日”是孔子学院的品牌项目,越来越多的新西兰中小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开始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文化教育参赞董志学说,希望中新双方在语言教育合作和推动文明对话等方面不断加强沟通。

埃文斯湾初级中学自2016年正式开设汉语课后,每年都会定期举办中国语言文化日活动。

本新闻摘自9月13日《新华社》

 

8.【上海新闻】[播报人:李想]

古猗园中秋开启“亮灯夜游”模式

历经3年多精心改造,古猗园昨天宣布,夜景灯光在中秋期间正式推出,近9000套户外夜景灯具将点亮古猗园,使“夜游古典园林”成为市民夜生活的又一个选项。据悉,如此大规模的整体夜景灯光,在全国古典园林中属首家。

古猗园夜游开放范围约135亩,设定四个主题区域和八大景点,用光来展示中国元素建筑的细节美,表现古典园林精致的布设、错落有致的安排和浓重的中国风。

夜公园不仅仅是一项便民利民举措,更让古猗园成为上海‘夜经济’的一颗明珠。

本新闻摘自9月12日《新民晚报》

 

【结尾】 :以上是2019年9月9日-9月15日一周新闻摘要,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周再见!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