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煜(建平实验小学)
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本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课程与教学部主任,主管语文学科。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曾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最佳仪态奖,上海市园丁奖,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上海选拔赛特等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博览》杂志签约作者。出版专著《讲台上下的启蒙》《教书记》《赵清遥的作文故事》。主编出版《新语文参考古诗文卷》《学科有效学法指导*小学语文》《迷人的阅读》,编写出版《古诗全脑学习法》《小学生朱自清读本》等。
朱煜老师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古诗文教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提出了"启蒙语文"、"分段互动作文教学"等观点。近些年他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实践,以此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变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作为新区学科带头人,朱煜老师每年为校内外的同行上展示课,做讲座几十场,深受好评,起到了良好的引领辐射作用。
张飞飞(建平实验小学)
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2007年获中高职称,2010年获评浦东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至今。 从教25年来,张老师受邀赴香港、台湾、青岛等地区上公开课,作报告,指导教师。同时,为来自浙江台州、天津、宁波、北京等地教师进行培训。
任副高职称期间,《小学语文朗读刍议》等3篇论文荣获国家级等第奖;《阅读教学中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等2篇论文获上海市等第奖;1篇论文获区级一等奖;《基于课标活化语文课程资源》等8篇论文发表于区级以上各类专业杂志;作为执行主编编写的专著《经典诗文诵读》上、中、下三册于2013年出版发行。作为课题主持人主持的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获浦东新区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作为排名第一的研究人员参与的市级子项目《基于课程标准的一年级语文多维度练习设计的实践研究》,作为市教委向全市新闻媒体推广的项目,得到了全市小学的认同和应用。
作为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张老师对区内语文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2011学年她前往农村薄弱学校三桥小学支教一年,指导老师,教导学生,主动撰写支教日记并作相关报告。此外,她为区内语文教师开设了题为《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课例研究》、《创新作文研究》、《趣味语文》多轮240培训课程。对于年轻教师她悉心培养,所带教的多名老师有的成长为各个学校的教研组长,有的成长为区级骨干教师。
徐屹(建平实验小学)
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本科学历。1995年毕业于第二师范学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从教21年中,曾荣获浦东新区优秀园丁奖;连续多年被聘为浦东新区骨干教师;获见习基地优秀导师称号。论文《激情 激趣》、《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被集结在《上海市优秀论文集》中、论文《阅读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案例《笛声悠扬》发表于《浦东教育》期刊中。曾代表学校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语文阅读教学论坛,并论坛《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实践与体会》的报告。带领语文组的老师们进行了《基于课程标准的一年级多维度练习设计的实践研究》的课题,获得了新区的课题一等奖。
徐老师始终认为,教师应该是孩子生命中的贵人,要做到四有:即有爱心、有责任、有激情、有智慧。爱是教育的起点,她希望她的孩子们能够首先学会爱,而自己每天都和一群快乐的天使生活在一起,同样感受着他们的爱,内心亦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
作为新区骨干教师,见习基地的学科导师,徐老师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手把手地指导新老师们备课,上课,亲自上不同知识点的示范课。两次带教的新区十见习教师在考核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童佳敏(金陆小学)
金陆小学课程部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浦东新区语文骨干教师。近年多次代表学校到上海市各区、以及云南、贵州等省市执教,获得各级领导及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作为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不断潜心研究,撰写的经验论文多次获奖。参与编写《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属于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征集编写的中小学拓展型课程"二元图书"系列,列入学校图书配备范畴。参与撰写的《学习民族传统文化 提升师生人文素养》课题报告获上海市第四届"健身杯"德育研究成果二等奖;参与《小学民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被评为区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被编入《布衣者耕耘》一书;《多媒体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小学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的实践研究》、《通过读写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表于区级刊物,撰写的《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综述》在2016年中小幼儿园课题情报综述征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曾被评为浦东新区教育(体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用心经营着教育,用爱温暖童心,引领孩子沐浴阳光,引导孩子浸润书香。她相信,生命因阅读而幸福,,教育因执著而精彩!
王宏玮(金陆小学)
金陆小学语文大组长,浦东新区语文骨干教师。她在教学岗位上已经辛勤耕耘了23年,她钟情于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不计名利,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研组长,她认真组织好每次教研活动,带领语文组全体老师一起学习理论、聆听讲座、听课评课等等,努力提升语文教研组的整体水平。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她更是全心全意,出谋划策,所带教的青年教师曾获得浦东新区教学比赛等第奖。她还乐于参与教科研活动,参与编写的《小学生一定要背的古诗词160首》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负责的区级课题《小学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的实践研究》获得浦东新区第八届教科研成果三等奖,曾获得上海市第九届金爱心教师、浦东新区"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王悦(金英小学)
浦东新区金英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管理部副主任,主管语文学科。
王悦老师至今已从教28年,连续多年被聘为新区骨干教师。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使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日常教学中能结合课标细致研读文本,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多次在新区、学区进行公开教学,擅抓主线,循序推进,扎实优效,意趣盎然。所执教班级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在学科竞赛中相继获得各种获奖,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和信任。
历年来,王老师注重理论学习,积极探索研究,撰写发表了多篇学科性论文《小学语文质疑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等等,还负责学校相关校本课程的撰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为新区骨干教师,王老师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一批又一批,带教了新区十几名见习教师,经考核,这些见习教师均取得优良成绩,作为学科导师,对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给予了很大的指导和帮助。
凌雪梅(金英小学)
浦东新区金英小学语文教师。1990年毕业于第六师范学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浦东新区语文骨干教师,教育学本科学历。从事语文教学已经有二十几年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注重从兴趣教学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钻研教材,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寻求最优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严谨务实,注重学生扎实的语文功底、推崇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在教学之余,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所写的论文或案例多次在《现代教育报》、《浦东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并屡次在新区信息教育技术年会、"爱满天下杯"论文评比中获奖。
马燕萍(进涛小学)
马燕萍老师走上教师岗位,已有二十一个年头了。多年的教学实践让她对语文教学产生了从初识到相融的感觉,这个教学实践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她在语文专业水平中成长的过程。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岗位上,马老师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广泛汲取有益的经验,并始终把如何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语文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作为最高的事业追求。课堂上,她尊重孩子,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注着每个孩子,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言语,一个鼓励,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学习。在多年的钻研、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沉稳踏实的教风,曾多次参加区级、校级各类教学展示活动。辅导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获得过一、二、三等奖。近些年,参与了区级专项课题的研究,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已投入使用。
作为班主任,她始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用心引领学生成长,志愿做学生心中真正的良师益友。所教班级,学生团结和谐,班级井井有序,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的工作作风,优秀的教学成绩,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和认可。曾获得过浦东新区园丁奖、青年岗位能手等殊荣。
张云霞(罗山小学)
语文教研组长,区语文骨干教师。
一直以来,张老师热爱教师工作,热爱学生,喜欢走近自己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开启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被学生誉为"最慈爱的老师"。
一路走来,张老师非常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长期保持着一颗对知识的好奇心,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上课时激情洋溢,与学生共同探讨;课后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为首批就被评为浦东新区骨干教师的一位老师,教学上已趋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讲课风趣幽默,条理清楚,亲和力强。张老师上的《两只小狮子》获"十七届全国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上海赛区二等奖" ;撰写的《让自己先变成小孩子》获2013年区"我的教学故事"征文二等奖。
张老师除了在教学上精益求精,还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以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后注重反思,努力撰写教学论文,在《浦东教学研究》上发表多篇论文:《小学识字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看、听、读、说,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等。
张署珍(万德小学)
万德小学,浦东新区语文骨干教师,一位资深班主任。一直以来,张署珍老师活跃于一、二年级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岗位,她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始终以自己的微笑面对那些天真可爱、稚嫩无邪的孩子。无论身处何时,人在何处,她的心里始终挂念着她的学生:班里学生生病住院了,她会自己掏钱买上慰问品和鲜花去看望他们;学生们过生日了,她会给学生们送上"精神食粮"……她的这种爱与亲和力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都放心地把孩子们交到她的手中。
虽然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岗位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几年,但面对教学,面对学生,张署珍老师始终不敢懈怠。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她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角色转换,从一名教学实施者变成一名教学研究者、指导者。她勤于钻研,勇于实践,善于总结。近年来,《优化课堂设计 注重学习过程》、《创设智能环境 开发学生潜能》、《在语文教学中多渠道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发表,并分别在市、区获奖。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是张署珍老师的座右铭。
邹喻梅(香山小学)
教导主任,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浦东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和浦东新区"优秀园丁奖"。
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并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教育科研,取得丰硕成果。课题论文曾获第四届浦东新区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上海市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浦东新区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曾多次在全国、市级、区级上公开示范课,受到各方的好评,并参与编写《小学语文名师辅导》、《小学生口语交际》等多部语文专业丛书。目前已是上海市普教系统第二期小学语文名师后备培养基地的培养对象。她的感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孙伟菁(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浦东新区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浦东新区德育中心组成员,浦东新区优秀班主任资源库成员,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学员,浦东新区优秀教师赴美研修团团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班主任、浦东新区优秀班主任,曾获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浦东新区一等奖、上海市二等奖,浦东新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二等奖、浦东新区心理课大赛二等奖、浦东新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二等奖。
孙老师利用语文老师的学科优势,她把教书与育人巧妙结合,善于创造生动和谐、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建构学生的精神家园。
孙老师能够不断进德修业,有勤动笔、善思考的良好习惯。她珍惜各种进修培训的机会,从中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收获方法,并将学习所得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有多篇论文获奖并在市、区级刊物上发表。
季芳(金杨中学)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从教27个春秋,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乐于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爱与责任是初中语文教育的基石,和学生共同学习,沉浸在语文文字中,规范语言文字的运用,增加探究文字的兴趣,感知书面语和口头语的魅力,提高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贴近学生,创设愉悦、信任、共进、平和的学习氛围。 真心爱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感知并享受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怀着感恩之心,用"爱"和"责任",做一个有性情的、温和的"妈妈"型老师。
程治(金杨中学)
程治,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带过多届初三毕业班。闲暇之余也勤于笔耕,《移步换景,有条不紊》曾获市级三等奖;《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做到四个"适"》、《语文作业的个性化设计》等先后发表在浦东新区的教科研杂志上,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学好语文做到课外阅读多一点,方法多归纳一点,练笔文勤一点。
曹琼(香山中学)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香山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主编并出版《触摸教学的美丽》《大美有言》等多部学校教科研丛书,撰写论文多次获市区各项教科研成果奖。2010年投入国学研究的实践和推广,在校内外广受好评。
李寅莺(香山中学)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善于研究教材教法,勤于学习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始终对工作保持高昂的热情。曾获得区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二等奖,区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第二名,上海市未来之星学生作文辅导一等奖,冰心文学奖中学组金奖。
同时担任校园戏剧社的指导工作,2014年在《浦东新区教育内涵项目成果集——初中语文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指导手册中》一书中发表《初中"戏剧"教学》;同年组织初二年级组开展"课本剧展演"活动;2015年排演话剧《雷雨》并获得区艺术节三等奖;2015年参加浦东新区国外课程本土化实践之英国戏剧课程培训,2016年于《浦东教学研究》一书中发表论文《初中语文戏剧拓展课开发与实践研究<以经典戏剧赏析>为例》并获得区青年教师教育科研优秀论文。
许翊(罗山中学)
罗山中学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从教25年中,曾荣获上海市优秀园丁奖;2次浦东新区园丁奖,1次区优秀班主任称号。连续多年被聘为浦东新区骨干教师;1999年起,几乎每年有一篇论文发表在省市区级以上刊物上。她的论文多次被刊录《浦东教育》、《上师大校刊》、,《语文学习》,个人成长被辑录进《上海市教师成长之路》一书中。
许翊老师始终认为,教师应该是孩子生命中遇到的"小确幸"。" 蹲下来看孩子"是她的为教准则。平等、仁爱、责任、智慧、宽容是她认为作为老师必须拥有的行为准则。 作为新区骨干教师,许翊老师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手把手地指导新老师们备课、上课,每学期在浦东新区教师培训中,给新区语文教师上职务培训课程。
数次担任浦东新区中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的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