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区化办学 发布时间:2019/11/18 22:42:00 访问:1489 次
2018学年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总结
(建平实验小学基地)
本学年,我校作为基地学校承担了罗山、凌桥、上南实验、白玉兰、建平实验小学5所学校,语文、数学、自然3门学科,10位2018级新教师的规范化培训任务。
经过区级综合评审课堂教学,全区531位推荐为“优、良”的学员,其中244人评为优,234人评为良,53位因未能达到“优、良”水平而评为合格,46%为优秀。而我校推荐为“优、良”的是5位学员,区级考核结果是3人优,1人良,1人合格,60%为优秀。这个成绩让大家感到一丝安慰。
一、组织管理
(1)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非常重视见习教师规划化培训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导师遴选。工作小组主要负责跟踪指导和日常考核评价。
(2)完善管理机制
我们积极探索见习教师培训的机制和实施方法,配套管理制度和操作手册等。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研究应对策略,及时报道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活动,及时总结和提炼培训过程中的亮点和特点。
对于每个学员,每个学期要开好三次会:期初的拜师会,落实带教计划;中段的交流会,反馈带教现状;期末的总结会,互相促进,满足见习需求。要求见习教师认真参加每次活动,做好签到,请假,补课。
(3)培训保障有力
学校克服了学校自身办公室紧张的情况,为带教活动提供了必要场地,提供电脑、网络等办公设备,免费供应饮水、午饭。每周安排好2天时间让导师进行带教,同时实现资源共享,让导师带领学员参与校内各项教研活动,并结合导师自身资源,外出参加各级培训等。
二、导师履职
(1)认真制定计划
首先,开学初导师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管理文件,根据区校培训方案,结合以往带教所积累的经验,形成带教计划框架。第三周学员报到后,导师与学员沟通交流,分析学员学情,进一步明确学员需求,做到带教有针对性。然后,联同本基地同学科导师,一起结合本基地教研组的课题、教研等计划,共同商讨制定带教计划,做到指导学习培训一体化,资源共享辐射,形成“大带教”氛围。
(2)精心指导培训
①培训安排。培训时间——语文:周一、周四,数学:周一、周二,自然:周一、周五。培训板块——周一重点培训: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周二、周四、周五重点培训: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
②双带教。学校的带教工作实施双带教,既带教学科工作,又带教班主任工作,每位导师带教1-2名学员。我们主张以学校自主自律文化氛围感染所有学员,及时建立腾讯、微信等通讯群组,使交流方便、沟通畅通,协调便捷,效率更高。
为期一学年的培训对于学员、导师、学校来说,都是一项大工程。我们将进一步立足于学员需求,使“学习——培训——实践”和谐统一,进一步使小学员学有所成,使导师教有所值,使学校培有所果,“成全”彼此。
见习教师培训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眼前的成绩,我们要及时总结、不断反思,争取取得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