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区化办学 发布时间:2019/11/18 20:58:00 访问:1282 次
香山小学“育美”校本课程
《绘画——作文(一年级上)》课程小结
一、课程概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中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低段,特别在一年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识字上花大工夫,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说话、写话的要求。到中年级,在听说读写上就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作文,跟不上中年级的要求。于是就出现了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马鞍形。
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小学,对学生的生活充满新奇,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别人。然而,他们识字量不多,有的孩子说一句完整的话都需要人提醒,更无法用文字表达,一下子让他们写作文,似乎有些为难他们。但孩子们乐于口头表达,也非常喜欢话画画。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喜欢涂涂画画,画画是儿童的另一种语言,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神秘如童话般的,绘画能够创造出文字所不能替代的意境。在儿童文字语言还不完善时,应通过形象进行交流,绘画就成了儿童的另一种交流语言,儿童的绘画是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流露,成年人在儿童的稚拙、天真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新、真实、活泼和自由。
二、课程目标实施
绘画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它容易掌握,富有童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爱画、爱想象、爱倾吐的性格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
本课程在一年级的教学中结合听、看、说、写、思、画等形式,增强学生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旨在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自画自写”能力的实施策略及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一学期的教学,课程有效地抓住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学生运用各自喜爱的绘画方式,结合一定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能够较好地为将来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多样性与其中的乐趣,不再惧怕写作。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绘画的表现形式反映内心感受,图画与文字有机结合,独立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从绘画说话开始,对画面进行再次创作;从看图说话有序地过渡到看图写话和绘画写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画作文的一系列指导,学生学生习作从被动、依赖走向主动和独立,写作兴趣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身心获得和谐与全面的发展,个性和学习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
三、课程操作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课程以“五步操作法”来贯穿始终,即“绘画→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绘画写话→总结评价”;通过学生在作画的活动过程中、真实感悟、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将来的写作能力,使得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将获得较大的发展。
四、课程评价
以“抒真情、写实感”作为评价小学生习作作为首要标准。小学生习作应该说真话,抒发真实的情感。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写实实在在的事,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才有话可说,才能具体、明白。当然,在写实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延伸展开式的合理大胆的虚构。在学习前与学习之后,我分别对部分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初步的统计。根据所有数据,做出如下小结:
学生初读课本时,70%的学生表示对书中的绘画内容感兴趣,而当学生上完整本教材之后,95%以上的学生对绘画写话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有80%的学生会在课余时间进行绘画作文的创作。从数据中不难发现,学生已经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今后中高年级的语文写作能力作了较好的铺垫。
在写写画画之中,既培养了学生对色彩的赏析,也在互评过程中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说话训练是日常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将话说完整,说具体,减少口头语。对于个别性格内向的学生,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乏一些绘画能力较强,书面语言组织能力也不差的学生,当被老师,被同学经常的表扬及肯定其的作品之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越来越乐意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有65%的学生认为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都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画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并能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不是单纯的“好”与“不好”,有大约70%的同学掌握了一定的评价语言,能够运用合理的评价语言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在课程的后半阶段,学生能够利用所掌握的词句进行写话,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有85%的学生认为绘画作文课对语文课堂中的写话练习有一定的帮助。有75%的学生认为“绘画作文”课激发了自己对写作的兴趣,自己能够通过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来表达内心情感。有90%的学生认为“绘画作文”课程能够提高了自己绘画的想象力。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中,85%的学生认为有了很大的收获。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绘画作文”进入低年级的课堂所获得的效果是显著的。我们的学生在极富有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绘画的技能,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拓宽了思维,真正做到了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这样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不仅给授课老师提供了一次展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促进了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绘画作文”课程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它容易掌握,富有童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爱画、爱想象、爱倾吐的性格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
本课程在一年级的教学中结合听、看、说、写、思、画等形式,增强学生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旨在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自画自写”能力的实施策略及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抓住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学生喜爱的绘画方式,结合一定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能够较好地为将来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多样性与其中的乐趣,不再惧怕写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十分喜欢“绘画作文”这门课程。既培养了学生对色彩的赏析,也在互评过程中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学生都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画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在课程的下半阶段,能够利用所掌握的词句进行写话,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