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金杨中学181120 传统文化课程 金杨中学-报道 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作者:学区化办学   发布时间:2019/11/15 23:48:00   访问:1311 次

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第十届“浦东教学展示周”金杨中学展示现场亮点频闪

 

1120日下午,第十届“浦东教学展示周”金杨中学展示现场,我校王娟、黄懿哲、刘雅琴、马琰4名老师展示了两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探究课,课题分别是《寒冬送暧》、《我眼中的宋画》。杨浦区教育学院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教研员张爱嫣老师、浦东新区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教研员黄忠东老师等评课专家进行了点评。

年初开始,我校20名老师参加“PBL项目式学习”培训,在专家指导下,黄懿哲(美术)、刘雅琴(历史)、王娟(语文)、马琰(信息科技)等4名不同学科的老师合作开设了项目式学习课程《宋画里的中国节气》。这个课程将艺术、历史、语文、信息科技等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上海博物馆,探究古画特点,并用摄影作品呈现出来。今年8月,这个课程案例参加了“第一届学习素养全国案例征集与评选(项目化学习2018专版)”比赛,荣获了全国一等奖。

本学期,4位老师继续合作,开设这门课程。学生带着真实任务,选择宋画《梅竹寒禽图》、《写生珍禽图》等作品,了解宋画的艺术表现特点,在自然中取景,仿拍出有宋画意境风格的摄影作品。课堂内外,学生化身为摄影师、书画研究员、考古学家、画家、视觉传达设计师、艺术策展者等各种角色。

20183月,金杨中学语文组合力编写校本课程《跟着节气念诗词》,该课程荣获2018浦东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评审初中组“竞进课程”三等奖。这个学期,王娟、于冬来老师开设了项目式学习探究课《跟着节气念诗词》。学生跟着节气,探究二十四节气时序更替中的草木荣枯、万象变化,浸濡中国传统文化。在王娟老师的展示课《寒冬送暧》上,同学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制定出冬季养生建议书,用诗歌为长辈送上祝福。

专家们认为这两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探究课打破了学科的壁垒,实现了多学科的整合,承继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情景中解决问题,教会学生爱人、爱自然、爱艺术、爱美。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