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杨学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作者:学区化办学   发布时间:2019/11/15 23:08:00   访问:1554 次

金杨学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依据《浦东新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合作办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以深化各校内涵发展,逐步实现学区内各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为发展的目标,各成员学校积极分享他校办学经验,并依据教育教学发展规律,针对生源情况、教师实际以及学校自身状况,通过学区化办学的工作机制,借助学区协作的力量,让不一样的学校一样精彩,不一样的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2018学年第一学期,金杨学区将在组织运作与管理、课程共建与共享、教师交流与发展、硬件设施与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继续进行实践。

一、组织运作与管理

(一)学区定期议事,推进有效落实

通过多方参与,定期议事,对办学规划进行商议,讨论制定阶段性重点工作和框架性实施方案,共同探讨教育实践,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促进各成员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对接。

(二)梳理办学信息,加强精准分析

梳理学区各成员校办学信息,如学区通讯、学区优质师资等信息,聚焦学区资源不断整合和优化,精准分析,明确学区发展方向,打破专家资源、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硬件资源的校际壁垒,实现优质资源最大化。

(三)建立响应平台,倡导协商精神

建立学区内部响应机制,倡导合作协商精神,更好地为学区成员调节余缺、解决问题、共享共建、共同发展铺平道路,实现工作的有效落实与执行。

二、课程共建与共享

加强学区各校课程体系的交流,加强对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的创新研究,依据学校特色,协同修订、完善各校课程建设规划,形成提高认识、分步实施、凸显特色、不断完善的课程方案。规范课程实施,严格执行并创新实施办法。

具体举措如下:

1.组建联合体,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

开展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着力实践新课程理念、解读细化课程标准、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方式、建立作业训练体系、改进课程评价。

建立联合教研制度,通过联合教研的形式,各校教师面对面讨论共同面对的难题,深入研究学生、研究课程、改革教学,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进行不同主题、学科和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校际教研专题活动,提升联合教研品质,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培养学生基础素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性教学方式。

小学组结合各校需求,依据校本化成果共享依据合作编制机制,不断开发与完善校本化成果,全面把握新课程要求,补充新内容,联合修订完善《语数英“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有效练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有效备课集》。加强绿色指标研讨,及时跟踪教学质量,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通过“发现问题——形成方案——方案实施——结果反思——行动改进”的路线,推进课程实践。

中学组以由建平实验中学牵头组成的“金杨学区特级导师团”为抓手,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艺术、地理、体育、历史、生物、信息等学科都有高人指点,为各学区成员学校的青年教师发展提供路径、搭建平台、给予支持,助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获得专业自信。

2.挖掘实践点,分工开发特色课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线,各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推进校际课程走动,以课程资源(课程方案、科目方案、特色课程读本、教学设计与案例)共享、教学展示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节庆活动、艺术展演或比赛等形式,向学区内中小学辐射,营造学校、家庭、社区相融合的育人氛围。

如:金陆小学举行“足球伴我成长”足球德育课程区级展示活动,罗山小学举行区级拓展型课程展示活动,罗山中学举行“歌颂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庆新春迎“元旦”迎新跳踢比赛,致远中学举行艺术课程展示活动,陆行中学南校举行“班班有歌声”比赛决赛,加强各校交流,注重积累和反思

三、教师交流与发展

(一)柔性流动

打造优秀教师蓄水池,以需求为原则,探索学区内师资互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师资共享的管理机制。从各校实际出发,结合师资特点和学科特点,发挥网络作用,因地制宜开展优质教师柔性流动,促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碰撞和交流。

(二)队伍共研

金杨学区通过“校际教研”、“学科教研”、“分层教研”、“项目教研”四种教研模式,全力打造一支深入教育教学科研第一线、熟谙课改理念、勤于教育教学反思、有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

1.校际教研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际教研活动,与同行分享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智慧。如:建平实验小学举行“学科德育展示课”和课改三十年信息技术教育专题活动。香山小学举行区级课题《基于学科特征的小学育美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的实践与研究之案例研究(语文学科)课堂展示活动。金杨中学举行“跨学科+项目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创新”区级展示活动。香山中学举行“上海市特色高中评审”全市展示活动。罗山中学举行英语节活动。

2.学科教研活动

(1)名师讲堂,与专家名师对话

适时举行“名师讲堂”活动,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名师作专题讲座,让教师与专家、名师对话,获取正确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前沿。如:邀请语文正高级教师李百艳作《初中教学质量改进的思考》的报告。建平实验小学朱煜老师将为学区教师带来习作课,并作专题讲座。邀请学科教研员做专题讲座。

(2)骨干课堂,与优秀教师对话.

通过骨干教师“开放课堂”、“微型讲座”等形式,让普通教师与身边的优秀教师对话,实现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的真正发挥。如:语文学科带头人孙伟菁、数学学科带头人秦莉、英语学科带头人张燕军为学科联盟的教师上示范课、做专题交流,他们都有赴美的经历,可以进行中美教学差异研究,作成果汇报,让学科骨干成为学区骨干。

(3)教师论坛,与同行对话

开展以问题探讨或经验分享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论坛”活动,让教师与教师间实现伙伴对话。如:继续举办“阅读 思考 人生”读书沙龙活动,搭建交流读书体会的平台,提高教师队伍人文素养,锻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构建学习型组织。

(4)教学展示,与同行切磋

建平实验中学举行“建平实验杯”,罗山小学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邀请学区内各学校教师代表参与上课、听课、评课,给学区内学校近距离和特级导师和青年教师接触交流的机会,以整体提高区域内各校教师专业水平,扎实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化发展。

3.分层教研活动

重视梯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1)中层干部实务培训,共享创新管理方式

通过分享工作计划和工作述职,提升学区各校中层干部的竞争力、创新力、发展力。如:邀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先生作《不忘初心 深化课改》的讲座;学校部门计划交流,并且听取纪明泽《制定学校部门计划》的报告,在此基础上改进自己的计划,以提升干部的领导力。在学区内真正共享新的思维模式、新的管理方式。

(2)青年后备骨干教师培养,提升学区后备力量

通过专家带教指导,提升青年后备骨干教师力量,使带教受益面更广,提升学区教育教学后备力量。

(3)团队培训,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除了名师讲堂中的教学讲座之外,还会根据教师实际需求,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加强教师专业引领,如:邀请学科专家作《体育学科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信息技术与自然学科的整合》等讲座。

4.项目教研活动

围绕“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确立各校研究子课题,联合攻坚,集合区域教研、科研等力量,为集团合作实践提供服务。如:教育学区各小学分工合作,联合修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有效备课教案》,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质量;联合修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有效练习集》,合理控制作业量,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减负增效,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硬件设施与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一)金杨学区信息平台,助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借助《学区教师工作平台》,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工作,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优质资源丰富教研方式,努力为个性化教研提供精细化服务。

借助《金杨学区化办学项目专题网站》,深化学区化办学的理念,增进学校相互了解,让所有参与学校及教师清晰的了解学区化办学的意义和目标,了解各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特色教师资源、特色课程资源、各校活动内容,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取长补短。

(二)与各校、街道共谋,硬件资源共享

与街道联动,开展各项活动,开阔师生视野,营造出学校与社区联动、学习与实践结合的社会教育氛围;统筹学区内各校资源,加强学校硬件、仪器设备、创新实验室等资源的共享。

五、宣传氛围

2018学年第一学期,金杨学区将依据《金杨学区活动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充分利用新区教育局信息网和学校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发布学区化办学信息。加强资料收集,提升宣传工作质量,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各方对学区化办学的理解和支持,打造学区特色和品牌形象。

六、拼搏实干

2018学年第一学期,金杨学区将继续盘点优势和不足,加强流程管理,不断推进学区成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拼搏实干,勇于创新,互惠互助,使大家在更高起点合作共进,共同为浦东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