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区化办学 发布时间:2019/11/15 22:53:00 访问:1470 次
香山小学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继续抓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对照《督导整改措施报告》全面总结、落实学校各项工作,以市级项目和区级课题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工作全面发展,凸显学校育美办学特色。
二、 主要工作
一、对照《督导整改措施报告》,落实各项工作,迎接督导回访。
1.根据新一轮发展性督导整改建议,梳理、修改学校规划和自评指标体系,在不断反思总结中,促进学校工作的整体提升。
(1)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完善“三处三办”的管理网络;
(2)进一步规范学校课程架构,进一步增强教研活动有效性,让“育美”理念真正融合渗透到课堂中;
(3)努力调整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
2. 开展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讨论,对学校总体规划及各项工作提出整改意见,使每位教师真正融入学校管理中,加强教师主人翁意识。
二、加强教师意识形态教育,提升教师为师为学的道德素养
1.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规范工作意识,通过评选“我心中的好教师”及师德演讲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努力营造校园文化。
(1)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法》,加强规范工作意识,自觉落实到教职工自身行为中。以师德规范对照自己言行,通过评选“我心中的好教师”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提高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自觉性。
(2)开展教职工师德演讲活动,将演讲活动与职工的素质教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校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努力营造校园文化。
(3)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推动学校读书社团建设,动员教职工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和主题征文活动,建立健全读书活动长效机制。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2.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提高教师为师为学的道德素养;
3.通过拜师结对、组建研修小团队、开设青年教师修养课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断提升教师意识形态。
三、深化校本研修各项措施,提升教学智慧,提高办学质量。
1.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意识及课程教学管理能力,明确解读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内涵,使每位教师正确认识、理解学校办学方向。进一步梳理并完善学校《课程方案》,探索三类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路径和方法,逐步形成具有小学特点、香山特色、育美特征的学校课程。
2.进一步规范化建设校本课程,完整体现课程五大要素。在学校原有的《美的创造》校本课程的基础上,以市级课题项目《基于“育美”实践的“水墨•江南”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开展育美探究课程建设和育美教育实践。优化、整改,确立完整的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编写课程标准,并加强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明确方式方法,以生为本,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个性精神。
3.加强教研组建设,落实校本研修,以学法指导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理解、把握并实践“以学定教”,以此提高教学效益。深入开展《基于学科特征的小学育美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实践与研究,加强“教案、学案”的研究和设计,进一步明确“育美”课堂的具体特征,逐步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实践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精准落实,即梳理形成各学科目标体系,并探索落实目标的有效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实践减负增效的适度教学;以全面培育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标准,挖掘各学科的育人文化价值,在教学中渗透培育“智慧之美、文化之美、人格之美”的教育内容,探索“知美合一 ”的育美课堂运行机制,在基于学科目标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明确现岗现职意识,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岗位意识,培养现岗现职意识,多渠道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想方设法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梳理、调整、消化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使之结构渐趋合理、能力渐趋优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力担岗位责任的倡导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并结合各种绩效激励,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精神。
2、逐步探索适合本校校情的各类激励措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以“香山小学“双师型”教师五年培养计划”项目的推进为抓手,开展有针对性地带教、研教、评教等活动:
Ø 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以“青年教师修养课堂”为平台,开展“入轨—适岗—优岗”三个层次的内驱发展培养
Ø 45周岁左右中年教师,以“团队研修合作课堂”为平台,开展“适岗—优岗—超越”三个层次内驱发展培养
以此推进校本化教研训一体化机制,培养青年教师,激励中年教师,努力打造一支与学校发展目标更相匹配的德才兼备、有审美情趣、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3、学校“育美”办学理念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特色学科美术,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尤为重要。学校依托“朱健朴美术教师培训工作室”的专业培训和锻炼,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课题研究指导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艺术素养,更好地为学校的“育美”特色发展提供后续力量的保障。
五、细化德育培养要求,提升香小德育内涵,培养时代“小红人”。
1. 围绕“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时代‘小红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结合香山小学“诚实 踏实 朴实”校风文化,征集“校风小红人”评选条件;继续开展校训章争章活动,推进香山小学校本特色章争章活动;引导学生“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争做新时代“小红人”。
2.巩固与深化“好习惯陪伴我成长”系列德育课程建设,推进香小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1)分部整合“好习惯陪伴我成长”的德育微视频,充分利用学校行规教育广播、班队会课、午会课等主题教育时间,巩固“整洁自信出家门”、“文明自立进校门”、“安静有序用午餐”、“自主互助理学具”、“智慧课堂育本领”等好习惯。
(2)继续推进“好习惯陪伴我成长”的德育微视频课程,全面推行好习惯主题教育之“安全文明在课间”,加强课间的安全文明教育,检查、指导学生课间及午休活动,在规范目标和文明行为的引领中,引导孩子们“明是非、学好样”,传承中华礼仪文化,践行校训目标,提升新时代“小红人”涵养。
(3)继续以学校“好习惯陪伴我成长 榜”为载体,做好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培养和评价工作,在自查、互查、反馈、改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找差距、学榜样”的气度来检视班级的集体荣誉,树立正确的评比价值观。
3.加强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品牌,探索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新渠道;
(1)组织开展开学第一周的安全教育周活动,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专题教育和宣传,组织开展防灾疏散演习活动,普及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逐步让学生形成尚法意识、提高法律素质。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小红人”广播等德育教育阵地,继续开设“小红人学法”栏目,推进《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和《上海市中小学生校园食品安全读本》的学习,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形成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氛围。
(3)根据市区“食育工作”要求,结合“好习惯陪伴我成长”之“安静有序用午餐”的行规养成教育,以午餐为载体,开展食品安全,、爱粮节粮、均衡膳食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加强特殊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工作;做好每周“心灵聊天屋”的心理咨询与开放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常识的普及宣传,积极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开展第十二届中华传统文化周活动,深化学校“育美”教育,引导队员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魅力。
六、拓展家校合作渠道,紧密家校教育协作力度。
1.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组织开展校级家委会改选工作,一年级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委员选举工作,合理、有效地发挥各级家委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一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积极做好“香山小学家长志愿者服务队”的组织、管理、调整工作,在一年级新生家长中招募新志愿者,确保“家长校安护送志愿者服务队”的持续推进,并根据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家长志愿者服务项目,促进家校合作成效。
3.合理利用家长队伍中“生命树”教育机构的资源,继续做好学生生命教育课的相关工作。
4.全面推进“家长微课程进课堂”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培育香小“学习型家庭”的文化氛围,推动学校家庭教育文化的建设,促进家校协作教育功能的发挥:①已经入选的家长课程,学校将统一安排家长备课、撰写教案、制作课件;②拟定活动日程表,并在部分班级开课;③面向一年级新生家长,下发《“家长微课堂”项目征询单》,家长根据个人专长或社会资源,提供新的可供学生拓展学习的课程。
5.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开拓家校联系途径,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指导全体教师在特定条件下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七、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力度,落实评价新措施,促进学校绿色发展。
1. 树立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有质量地实施三类课程。
严格执行基础型课程的设置,不随意增减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制定学校拓展型课程方案,积极开设拓展型课程,本学期共开设30门学生自主选择的科目;编制学校研究型课程纲要,本学年开始选用我校自编的学习资料《美的创造》进入探究课,分别为一、二年级《绘画作文》、三年级《浦东民间工艺》、四年级《浦东文化旅游资源》、五年级《古镇博物馆》,研究型课程主要以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此项课程还需要不断深化理解和实施。
基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实施意见》,我们更要调整观念,重视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质量。
2、继续做好绿色指标评价方案,减负增效,加强平时的流程管理和教学过程评价,坚决执行市教委关于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回家作业、一年级“学习准备期”、一二年级不进行书面考试等决定,将等第制贯彻始终。积极开展“快乐活动日”、“每日健康一小时”、“430项目”等工作
3、智慧地开展体育课程的实施
根据2018课程计划,做好小学一、二、三年级增加体育课程的工作,及时调整教师工作量,保质保量地完成此项工作,并逐步为明年全部实施4节体育课+2节体锻课的设置做好准备。
八、继续“育美”特色项目建设,提升学校育美文化内涵。
以“以美育美、以美立校”为指导思想,共享美育的优质资源,融合各学科的专业优势,在教育科研的推进中促进各部门与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形成香山小学具有个性特征的《水墨·江南》校本课程体系,并让这一课程成为学校“育美”特色发展新时期的创新点与生长点。
1. 继续切实地完成上海市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基地试验学校项目《基于“育美”实践的“水墨•江南”特色课程建设》项目的第三阶段“水墨•土布装置”的项目实践研究。
2. 完成项目的第二阶段《美的创造》系列校本课程《水墨•灶花艺术墙》的编撰。
3. 通过各类围绕“育美”为主题的课程、活动、培训及项目研究的开展,完善学校“育美”特色教育建设的内涵,推动学校“育美”办学理念的进一步落实。
上海市浦东新区香山小学
二0一八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