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实先锋说:党员教师的数学方程式
|
|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在建平实验小学这片教育热土上,活跃着一群心怀热爱、肩担使命的党员教师。他们是深耕课堂的“育苗人”,用知识点亮童心,用耐心守护成长;是创新教学的“开拓者”,敢闯敢试探索育人新径,让课堂迸发无限活力;更是坚守初心的“引航者”,以师者仁心诠释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誓言。
“建实先锋说”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身边的党员榜样,倾听他们以教育为帆、以初心为舵,与学生同行、与使命同向的动人篇章……
一起来听建实先锋李璟的讲述:
站在党旗下回望,2000年攥着教案走进教室的画面仍历历在目。25年教育征程,从班主任到校区负责人,从三尺讲台到跨洋课堂,党员身份始终是我教育坐标的原点。接下来,想和大家分享一组用初心运算的教育方程式。
一、“+”法:在培根铸魂中做加法,让信仰与教育同频
2012年的考研笔记里,我曾把《共产党宣言》与《数学分析》公式写在同一页——当用“极限思维”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时,突然懂得教育者的“先进性”需要终身累加。担任教研组长期间,我牵头打造了“党员+青蓝工程”,11次磨课帮扶小高老师的案例,不是简单的教学指导,而是用党员的“备到极致”传递教育信仰。
二、“-”法:在文化传播中做减法,让文明互鉴回归本真
2017年英国课堂上,我收起预设的数学课件,改用算筹演示“三三得九”。当英国学生用竹棍摆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时,刻板印象在文化对话中消弭。这种“减去偏见、留下本真”的智慧,后来转化为学校“双减”方案的内核——减掉机械刷题,却在数学实践卡中设计“计算校园地标面积”等任务。有学生在日记里写:“原来数学能丈量信仰的高度。”
三、“×”法:在党建融合中做乘法,让组织力催生裂变效应
担任教工团支部书记时,我用“1+N”模式组建志愿服务队:1名党员带领N名团员,为社区老人开展智能手机教学,为留守儿童设计“红色数学游戏包”。这份“党建带团建”的实践,最终让我们捧回“红旗团支部”奖牌。作为校区负责人,我更将这种乘法思维融入育人体系:绳彩飞扬里的节奏训练、篮球嘉年华的战术分析,甚至班班有歌声中的节拍计算,都成为“五育×党建”的生动注脚。
四、“÷”法:在名利面前做除法,让教育初心归于纯粹
高级职称证书旁,“荣誉÷100=新起点”的便签已经泛黄。如今每天清晨迎接学生时,总会想起入党誓言里“为人民服务”的朴素表达。课后服务给学困生补课的灯光下,那些订正的错题本正在书写真正的教育等式——减去功利心,才能除尽教育本真的商。
数学里的“极限”概念,恰如我们的教育追求:不是抵达某个顶点,而是在每一次俯身倾听学生时,在每一节融合党史的数学课中,在每一场“快乐运动”的呐喊里,无限趋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终极答案。愿我们都能成为这个伟大的方程式里,最生动的运算符号!
秋去春来耕耘不辍,建平党员教师以“教育初心”托举希望;日复一日笃行不怠,建实人以“师者匠心”培育栋梁。
站在新的教育征程上,建平实验小学的先锋们将继续以热爱为基、以创新为翼,在深耕育人沃土、探索教育新途的道路上,续写“坚守、笃行、奉献”的教育新篇,让先锋之光始终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