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沐沃土 晨光启新程
|
青苗沐沃土 晨光启新程
——35周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会议
2025年6月26日,建平实验小学召开2024学年第二学期35周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会议,聚焦青年教师成长与专业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处主任李萍、党总支书记徐佳芸出席会议并发言,全体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参会。会议由师训处副主任金莹主持。
一、总结过往:多维赋能促成长
李萍主任首先回顾学期工作。3月至6月,学校开展系列教研活动:3月完成0-3教龄教师推门听课,3月下旬启动优秀青年党员征文活动,4月中旬组织11节教育新秀教学评比录课,4月至6月助力曹怡婷、赵晓怡等教师备战中青赛与区级教学决赛。5月29日,张静老师代表学校承办上海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体育教研活动。
学科梯队建设成果显著:语文组聘请3位专家对34位青年教师开展14次活动,英语组1位专家指导8位教师3次,体育组2位专家引领8位教师4次,累计听评课50余节。青年教师通过努力还获得了不少荣誉。
会议明确青年教师暑期三项任务:规范练字、手写教育理论摘抄并附实践启示、重温《教职工工作手册》教学规范。李萍主任特别强调违纪处理细则,如 “擅自不让学生上课”“上课使用手机” 等行为将影响考核与岗位聘用。
二、指明方向:三重要求筑师魂
徐佳芸书记以《对青年教师的要求》为主题发言,首先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点建议,从师德、育人理念与师表形象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1.筑牢师德根基——永远将不敬业视为失职
她强调“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要求教师以“传道”为使命,杜绝“擅自不让学生上课“上课使用手机”等教学违纪行为。“生活可随遇而安,校园不可随心所欲”,教师需以正能量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摒弃抱怨,让“正念”催生教育热情。
2.践行育人本真——教师要“有教无类”
“童年只有一次,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徐书记以“花期不同”比喻学生差异,要求教师将“微笑、感谢与赞美”化作职业本能:每日微笑迎接学生时,心中装着“差异而非差距”;面对学习困难学生时,先检视教学而非埋怨学生;要让“爱学习困难者”与“爱优秀生”同样自然,相信每朵花都有绽放时刻。
3.塑造师表典范——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
针对青年教师着装问题,她明确提出“仪态高雅”标准:衣着杜绝“短、透、露”,鼓励女教师淡妆上岗;举止需“文质彬彬”,谈吐谦恭和蔼,以“缓慢地说、善于倾听”的修养成为学生模仿对象。“教师的形象是无声的教育力量”,需在言行中践行“儒雅即师德”的职业美学。
此外,她从教师如何实现理想教学的教学实践维度补充要求:把课上好——这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教师需将课堂提升至“学科教育”高度,以学养厚度赢取学生尊重;甘心奉献——因为这是教师崇高的操守,以“陪伴精神 投入班主任工作,在奉献中收获教育真情;学习状态——学习是最好的保养,通过“终身学习”对抗“本领恐慌”,让阅读成为精神“保养品”,在时代发展中实现专业“保值增值”。
三、蓄力前行:暑期赋能再出发
李萍主任与徐佳芸书记希望青年教师能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敬业”为基、“育人”为本,在暑期沉淀自我,开学后以更专业的姿态投身教学。期待他们在学科教育中融入创新思维,在师生互动中践行“有教无类”,早日成长为师德与教学兼备的骨干力量。
青年教师们深感此次会议如明灯照亮成长之路,既明晰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要求,也坚定了教育初心。他们表示,将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暑期充电任务,在练字与理论摘抄中夯实基础,从《教职工工作手册》中汲取规范力量,为新学期教学蓄力。
供稿人:张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