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实验探究,共促素养培育
|
巧用实验探究,共促素养培育
——浦东新区小学科学第七联合教研暨杨惠琴老师工作坊活动
2025年4月3日,一场聚焦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交流在建平实验小学金业校区展开。本次以“巧用实验探究,共促素养培育”为主题的交流课活动,是浦东新区小学科学学科第七联合教研活动,同时也是杨惠琴老师中高坊工作的教学研讨。
活动伊始,建平实验小学自然教研组全体老师和杨惠琴老师中高坊的成员们济济一堂,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课堂展示、研讨交流等形式,探索如何巧妙运用实验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小学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王雪丽老师执教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重心与稳定性》的第一课时《找重心》一课,课堂上,老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直尺、铁丝、长方形卡纸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充满趣味与探索的学习环境。从直尺平衡在指尖的导入,到铁丝、长方形卡纸重心的寻找,再到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探究,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实验,用支撑法、画图法、悬挂法等多种方法寻找物体的重心,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不仅掌握了找重心的方法,更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浦东新区教发院的陈久华老师和杨惠琴老师点评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老师在引导学生找重心的过程中,能够思考和讨论时,能够巧妙地运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她认为这堂课在讲解重心的定义和特点时,能够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科学概念,这种教学方法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美中不足的是,教师若能敏锐捕捉学生回答问题中“支点”和“重心”是重合的内容,有效利用学生生成性的反应,将课堂从预设性向生成性转变,让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与思维进程,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活力与深度。
最后,杨惠琴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强调,此次联合教研活动是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深入探讨,能够不断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她鼓励老师们将此次活动中的收获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持续探索创新。
供稿:王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