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共筑反诈防线
|
2025年3月17日下午,建平实验小学(居家桥校区)小剧场里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文素质讲坛家长讲座正在进行。此次讲座由四(3)班家长董思涵妈妈韩洋女士担任主讲人,围绕“家庭理财防诈骗小知识”展开,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防骗课程,帮助同学们提升防诈骗意识,守护家庭“钱袋子”。
讲座开场,董妈妈借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将常见的诈骗手段一一展示在同学们面前。从看似诱人的高回报理财平台、轻松赚钱的刷单返利骗局,到冒充公检法人员的恐吓诈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变脸”诈骗,每一种案例都让同学们惊叹不已。董妈妈还特别强调了“八个凡是”原则,让同学们牢记面对各类可疑情况时的判断标准,告诫大家遇到类似情形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掉入诈骗陷阱。
在讲解防范技巧时,董妈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同学们注重个人信息保护,比如不随意在陌生网站填写个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等敏感内容;账号密码要定期更换且避免过于简单;收到陌生短信或电话时,不要轻易相信,务必多方核实。同时,还教导同学们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理性消费,不盲目追求高收益,远离非法集资。对于家中的老人,同学们也要多关心,常提醒他们防范诈骗。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防范诈骗,董妈妈介绍了一些实用的防诈骗工具。国家反诈中心APP成为重点讲解对象,其具备的来电预警、短信预警、诈骗举报等多种功能,能像“保护神”一样守护大家的手机安全和财产安全。董妈妈还提到了96110反诈预警劝阻专线,鼓励同学们记住这个号码,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时,可拨打专线进行咨询和举报。
讲座过程中,一个个真实的防诈骗案例分享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无论是电话诈骗、二维码诈骗,还是网络诈骗、保健品诈骗,每个案例都充满警示意义,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诈骗就在身边,提高防范意识刻不容缓。
讲座末尾,董妈妈总结了简单易记的防诈骗口诀:“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陌生二维码不扫码”,方便同学们牢记。同时,还分享了一些理财小技巧,如合理规划零花钱、每月尝试固定储蓄等,并鼓励同学们和家长一起学习理财知识,提升家庭的理财能力和防诈骗意识。
此次家长讲座,内容丰富实用,以贴近同学们生活的方式,将家庭理财防诈骗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今后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家人一起守护家庭财产安全。未来,建平实验小学会继续开展此类活动,通过家校合作,为同学们的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供稿:张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