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数智赋能”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发布者: 李萍 时间:2024/12/30 14:25:00

  • }

“数智赋能”英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记2024学年第二学期顾黎佳高级教师工作坊活动(三)

 

2024年12月24日,顾黎佳老师在我校进行了一节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课堂教学展示,项目主题为昆虫小侦探的奇妙探秘之旅(Project: Insect Detectives)。本项目的内容来源于“人与自然”主题中的“自然生态”,以《牛津英语(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Module4Unit1(Insects)主题单元为基础,融合自然、美术等课程的相关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们对自然界充满好奇,但他们对昆虫的知识多来源于书本和图片,缺乏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机会。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观察力,学校决定组织“Insect Detectives: 昆虫小侦探的奇妙探秘之旅”。希望通过实地观察和艺术创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昆虫的多样性和生态价值。

  在课堂伊始,顾老师以一首欢快的英文歌曲带领小朋友们开启本次探秘之旅,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昆虫Insects。以问题Where can set up an insect show? What can we put in the insect show? 引出本项目的 Driving question: How to set up an insect show in our school? 在此环节顾老师结合了数字化平台,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任务“完成一本关于昆虫的翻翻书”中,首先让同学们辨别什么是昆虫,并借助数字人顾老师讲述What is an insect?随后在Alice和Danny在昆虫馆完成Insect Card的语境中,对ladybird, bee, ant和butterfly这四种昆虫的外观特征和行为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翻翻书中的Insect card。小组展示后,还借助数字化平台让同学们对此进行评价,实现了更多同学之间的生生互评。在课堂的最后,顾老师运用AI工具和同学们一起创作了关于昆虫的歌曲。本堂跨学科项目化课,顾老师采用了新颖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乐在其中。

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专家也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专家老师点出了本节课的三个关键词:“跨学科”、“数智赋能”和“项目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了整堂课,但与此同时,高度体现了“学科本位”,夯实了基础、强化了教学目标。此外,本节课跨学科的落脚点非常自然,如:昆虫的特点、蝴蝶的life cycle、瓢虫的丰富种类等,都是把自然学科流畅地融入到英语教学、服务于英语教学。AI的使用还贯穿了整个课堂,巧妙地推动了项目的进行。AI的功能是解决三“mang”。首先,是教师的“繁忙”,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任务、调整教学方式,为教学减负。例如:生成教学设计的资源、增加教学创意、编辑生动形象的图片等。第二,是课堂的“茫然”,帮助老师判断学生的输出是否达到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辅助课堂反馈。第三,是“帮忙”,让学生对于英语课堂更有兴趣,例如本节课学生自己用AI把教学目标的单词、句式当场生成歌曲,是一种新颖的迁移创新类教学活动,学生的接受度更好,乐意反复听、跟唱,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项目化学习已经成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实践育人要求的重要方向,顾老师的本节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课给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供稿人: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