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语文】重“双新” 育素养 启新篇

发布者: 裘佳 时间:2024/9/19 18:24:00

  • }


2024年9月19日,三校区语文教师齐聚于枣庄校区视听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语文大组教研活动。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市级教研课例学习分享”,五位青年教师在观摩了四堂课例——宋丽佳老师的《口语交际 自我介绍》、庄芳华老师的习作教学《奇妙的想象》、刘欣老师执教的习作课《国宝大熊猫》、李呈赟老师执教的习作课《神奇的探险之旅》后重点分享了自己观课的感悟。

李姣老师认为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很重要。她鼓励学生通过写日记、写小作文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除此之外,她还会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积累好的词汇和句式,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丰富素材。

张璇老师针对课例中如何突破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重难点这个角度联系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策略,比如,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开发游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陆韵老师针对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提出了几个注意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她深刻体会到,要想突破习作教学和口语交际中的难点,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并且不断探索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

唐老师用问题链的方式串起了发言,以《国宝大熊猫》这一堂课为例,从如何让学生不排斥写作文、如何让课文学习服务于写作、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写作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习作四个方面进行了课例剖析、策略提炼,以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思考。四个问题的提出都是从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出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李晨吟老师认为这四堂精彩的课例共同展现了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它们都紧密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四位教师都巧妙地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一同寻找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同时,李老师还将课例中学到的方法在自己本学期第一单元的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收到的不错的效果。

剖析课例、提炼策略、应用实践,这是我们去认真学习这些优秀课堂的核心路径,也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活动最后,顾芸芸老师向全体语文老师介绍了本学期语文教研组主要工作方向以及重要活动安排。

   携一缕微微的秋意,凝一份教育的热情,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开启新篇,共研共学,齐步并进。

供稿人:陆思凡


robots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