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视角下的数字化教学实践
|
单元视角下的数字化教学实践
——齐蓓丽数学学科高级教师工作坊活动
2024年5月13日下午,齐蓓丽中高坊在圆厅进行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结合教学实践,以计算单元系列教学为例,围绕“单元视角下的数字化教学实践”展开课堂实践研讨。
首先,中高坊的老师们一起观摩了滕灵老师展示三年级《使用计算器计算》一课,基于学生学情,滕老师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借助游戏闯关的形式,使学生经历使用不同计算器计算的探究过程,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把握不同计算器的特点,并逐步能在此基础上灵活使用。利用“三个助手”的教学平台实时捕捉学生的思维状态,把握学情,精准指导。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迁移相关知识与经验,发展数感,运算能力与推理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个环节,作为教师实践共同体,中高坊的老师们在分享交流环节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康妮老师表示滕老师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例题让学生发现虽然按键顺序一致,简单计算器和智能计算器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体会到不同类型计算器的特点和优势。
曹蓉老师认为本节课以宝箱任务复习计算器按键名称为后续学习智能计算器做好铺垫。在后续探究学习阶段通过不同类型的计算题,引导学生基于计算器特点灵活选用合适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如使用计算器怎样检验、使用计算器依次按键计算、混合运算如何正确使用智能计算器等,让学生经历判断、思考、分析发现不同计算器的特点与操作规则,在辨析中引发学生对运算顺序和按键顺序的冲突思考,在动手操作中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逐步体会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吉妍老师感觉三个助手平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的不仅是书本上怎么样去按计算器进行计算的问题,更多的是学会了生活中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计算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意识等。
最后,齐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本节课中充分发挥了数字化的辅助教学功能,特别是在实时反馈学情变化方面尤为实用,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在帮助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器的基础上,探究如何用计算器来解决数学问题,运用普通计算器和智能计算器计算为何答案有所不同等,通过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猜想、推理、验证。建议部分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可以更开放些,适当增加追问,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整节课数字化运用恰当、有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每一次的中高坊活动都是一场且行且思的专业成长,从理论学习到课堂实践,从博采众长到能力精进,每位教师都在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成长。
供稿:黄君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