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而有研则深 研而有悟则进
|
教而有研则深 研而有悟则进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花朵绽放笑脸,草木吐露新芽。4月9日下午,原浦东新区教研员张萍老师莅临我校,指导了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
张庭悦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张老师的课堂在贯穿古诗文配画的任务驱动下,鼓励孩子在思考和任务的达成中,理解诗意。课堂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结合自己的感受理解诗句的意思,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黄伊颖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一课,在朗读指导过程中,黄老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梳理文章脉络,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指导后面的实践,再在实践中加深对故事学习方法的掌握,活用方法,逐步提升。实践中,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动物,引导学生想象角色说话的动作、神态、心情等,进入情境,学生兴趣浓烈。最后,黄老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自己借助词语说清故事顺序,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故事。
张萍老师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课作了细致的点评。
她充分肯定了张庭悦老师的课。她说张老师的整堂课都能结合识字进行语言训练,还通过读诗想象画面。课上,张老师既注重文化积累,又不忘字词学习,还能巧妙地将新旧知识相关联,创设情境让学生学有所用。课堂趣味性十足,富有感染力,是一堂很有设计感的课。张老师同时对一些细节提出了建议,如在理解荷叶特点的环节,可先说什么颜色的荷叶再说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是怎么样的,给到学生一个更规范的句式来训练表达。徐屹老师也给出了让课堂更完美的建议,可以将最后的配乐朗诵环节改成配乐背诵,让学生充分沉浸在美的意境中自由地抒发和表达。
黄伊颖老师的课亦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张老师对黄老师设计精美的板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能为借助词语复述课文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在字词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张老师和徐屹老师一致给出了调整建议。张老师指出,字词教学应有侧重,自然融入课文学习,不宜生硬地孤立出来学习,多音字的识记可根据字义的不同来区分;徐屹老师指出,小马是否愿意帮妈妈干活?小马是否愿意帮妈妈驼麦子?要分别从两个自然段中去找答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要注重前后的逻辑关联。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我们青年教师的队伍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教学质量也在不断精进。两位老师都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也显示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供稿:顾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