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落实“双减”,作业“赋能”

发布者: 杨惠琴 时间:2023/12/26 13:39:00

  • }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作业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应赋予其更多意义,承担更多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价值。为加强作业规范管理,提升学科作业设计效能,助力课堂提质增效,2023121日下午学校开展了语、数、英教研组的作业设计经验交流活动。

作业布置是一种艺术,一种创新。顾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语文特色长周期作业,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立足单元整体,有效整合学科知识,结合学生学情,设计了趣味性和实践性一体的特色长周期作业:一年级——生活识字大学问,处处留心皆语文。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汉字,促进低年级孩子主动识字、快乐学习。二年级——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童话世界。带着孩子们开启童话大门,展开丰富想象,寻找真善美的世界。三年级——童话润童心,童心创童话。带着孩子们感受童话的语言魅力,进而用丰富的想象创编童话、创作美好。四年级——“我是文旅宣传员”。通过“定格美景”、“共话宝地”、“妙笔生花”、“美景代言”这一系列持续连贯的主题语言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走进祖国大好河山,感受自然之美,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五年级——节气知秋。结合在“悦赏时光”中了解到的关于秋天的节气知识,制作书签、小报;结合美术学科,制作泥塑、环创作品,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秋天,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用美妙的语言表达秋的韵味,用巧手、妙思记录秋的畅想。学习无处不在,“语文特色长周期作业”的开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在快乐学习中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常规作业是学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习习惯。滕老师从制订作业和作业实施两个方面分享了数学组在常规数学作业中的做法和思考。作为基础作业,除了充分利用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之外,根据学生需求,教研组另外设计了自己的校本练习——每日精炼,作为补充。其内容从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梯度层层递进,力求:“基础练习”让学生吃得了,“提高训练”让学生吃得饱,“知识拓展”让学生吃得好,使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就。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们还会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老师在作业的实施过程中会指导学生明确作业要求,严格规范作业订正,通过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当天知识当天掌握,当天的问题及时消化。

探索食物的奥秘,让英语走进生活。英语组的老师们设计了长周期跨学科作业,围绕“Food Discovery”为主题,以丰富有趣的任务单作为驱动,设计多种评价维度,将英语、美术和探究三门学科的知识关联起来,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次食物探索。曹老师针对长周期跨学科作业“长、难、多”这三个特点,和大家分享了教研组老师们总结出的相应的方法和学习策略。针对长周期跨学科作业的第一个特点——“长”,需要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规划时间来平衡日常作业和长作业的完成时间。长作业中还会有许多从未见过的题型和知识,以及各种问题。所以,针对第二个特点“难”。老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借助工具或求助他人的方式来解决难题。长作业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多”,可以通过“明确任务——选定组长——分配任务——互相督促”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部分作业内容。希望学生能在活动中养成坚持的好习惯,最终达到提高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核心素养总目标。

深耕细“作”,赋能“双减”,我们将继续优化作业设计,让教育有温度、有深度!

 

 

 

                                                                                                                                                                                                                                                     供稿:顾芸芸(小)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