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用记心中 规范保安全
|
“讳”含有禁止、不可以的意思。学校的设施和物品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是,当你不文明、不规范使用时,它就可能变成‘危险品’!本周,我们通过一次以“‘讳’用保安全”为主题的行规大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判断哪些是使用学校设施设备中的危险行为、禁忌行为,正确认识了危险,就能劝阻、规避危险,防范危险的产生,对危险行为说“不”,从而用规范的行为守住了自身安全。
一、学生发言 引发思考
第九周的升旗仪式上,来自四(12)班的王力同学和王梓淇同学分别以“讳”用我知和“讳”用我防为主题,进行国旗下的发言。王力同学以“给铅笔戴上帽子吧”为例,告诉同学规范使用学习用品。王梓淇同学用儿歌告诉大家,安全就在细节处:
校园安全要注意,上下楼梯靠右行;
先后有序莫着急,不要追逐和嬉闹。
工具使用讲规范,危险动作要杜绝;
安全二字需牢记,健康快乐伴你我!
最后,王校长以“‘讳’用保安全”为主题的发言,拉开了本次主题教育周的序幕。
二、观察分析 引发警醒
学生处结合校园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设计了一份任务单。
“‘讳’用我知”版块,学校用视频和图片的形式,直观地为学生们演示了校园中的设施和物品可能存在的危险。学生经过观察和分析,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如何选用安全的文具?两头尖的铅笔有什么危害?如何正确使用铅笔呢……
学生们纷纷感叹:文具虽小,安全事项可不少。诱人的香味水笔,我们要谨慎使用;两头尖的铅笔,要赶紧扔掉;翘椅虽好玩,但一小心就会导致后脑着地的伤害事故………学生在边思考边落笔的过程中认识了设施和物品存在的安全风险,不知不觉中提高有意识规避风险的意识。
三、思辨践行 提升意识
为了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通过预设的两个情境,让学生辨析使用校园设施时容易被忽略的安全隐患。
走廊上同学拿着笔和尺追逐打闹的时候,你会怎么劝阻他们呢?有的同学写道:“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笔头和尺子的角很尖锐,你们这样做很容易刺伤他人,也可能伤到自己。”
奶奶嫌穿雨衣麻烦,而要我打伞上学时,你又该怎么回答呢?有的小朋友说:“放学时校门口很拥挤,伞尖容易刺伤周围的人,所以穿雨披更安全。” “讳”用我劝——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学会识别安全风险,并学会用已知的规范去劝阻别人,人人能当安全督察员。
任务单的第三版块:“讳”用我防。请学生们找找在校园中隐藏的安全隐患。有的学生写道:“在午间劳动时,我们应该规范地使用劳动工具,不要随意挥舞,以免误伤他人。”有的学生写道:“拖把用后要及时复位,不要挂在栏杆上,以免滴水落地,导致他人滑倒。”还有的学生写道:“课间休息时,要及时打开门上的小熊安全门挡,以免夹伤同学的手。” 先有“发现”,后有“阻止”,只有明确校园设施和物品中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此次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安全意识,使安全成为一种自觉,慢慢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讳”用记心中,规范守安全,我们要用心守护好自己,也守护好大家的幸福平安。
供稿:朱冰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