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赛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
|
11月15日,康佩君高级教师工作坊举行活动。张蕾老师在四6班执教了道法第12课《我们的好朋友》。这也是张老师在“风采杯”中的参赛课。这篇课文是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旨在通过学习,教师教会学生学会珍惜和维系友谊,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并能够正确面对冲突。绝大多数四年级学生在班里都会有一些朋友,一起学习和玩耍,但他们很少意识到友谊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本课设定的第一个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可贵,帮助他们形成对待友谊的正确态度。通过唤醒学生与朋友交往的记忆,重温在一起的快乐,从而让他们认识到友谊使自己快乐,让生命得到滋养。
课后,工作坊成员进行了专题研讨。大家认为,张老师巧妙构思,通过数一数、猜一猜、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等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回忆好朋友相处时的美好瞬间,因为“在一起互动”是学生友谊的通常表现形式。因此,主动创造在一起的机会,找到共同的话题和活动的主题,是学生可以尝试交友的好办法。
课前,张老师充分进行了学情调查,了解了本班学生的交友情况以及他们交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分享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故事”唤醒了学生与朋友相处的美好点滴,为课上的学习活动、课后的作业打好基础,使得课前、课上、课后互为呼应。同时,本课教学紧紧围绕“真友谊”这个主题,分解出了“会分享”和“真心帮助”两个层次,让学生通过体验不同的情境,得以明白道理、获得方法、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友谊的真谛。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适时渗透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与习惯,由“情”到“行”,层层推进。对于学生的发言,张老师也尽量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进行回应。
在辨析教学环节,张老师结合课中图片,让学生了解到有些学生由于与人交往的方式让人难以接受,因而没有朋友,张老师让同学看着图片帮助书中的同龄人纠正这些不良品行,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比如,礼貌得体的言行举止,能够尊重相互间的差异,懂得关心别人,愿意慷慨分享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即真正的友谊必须建立在正直、诚实,公正等原则基础之上。
总之,整堂课目标清晰,课堂教学有层次,教学内容紧凑,有效落实教学重难点,唤醒了学生之间真挚的友谊,让学生体会到友谊带来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