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所获 研有所得
|
5月28日下午,李璟高级教师工作坊活动在金业校区会议室二如期进行,工作坊成员和前来观摩的教师们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工作坊成员围绕前期“新秀杯”、“菁华杯”教学比赛课,着眼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从单元整体教学角度出发进行了课例分析,并由李璟老师进行了进一步指导。
杜萌田老师结合《三位数加法》一课,交流了在课中如何充分利用板条块、简图等计算工具,帮助学生有效沟通算力和算法,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几何直观。帮助学生捕捉到计算学习中最本质的核心内容——求计数单位的个数,为后续自然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进行了有效蕴伏。
徐鸣鸣老师结合《几分之一》一课,以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合作的精神为探讨。对如何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滕灵老师交流了如何在《位置的表示方法》一课中对学生空间观念、符号意识、创新意识、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经历数对形成的过程,感受数学方法的合理性,会用数对表示平面中物体的位置,从而体会方法背后的数学思想。
黄君临老师结合《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课对于线段图在“行程问题”的使用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如何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清相遇问题的关键,再扩充到相关变式的研究,最后用过对这些问题的系统整理,在数形结合中把握各种情况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内在规律,让学生对行程问题形成系统的认识。
周小芳老师以《折线统计图》一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各自优势,能选用适当的统计图描述统计结果,解读分析数据蕴含的信息等。
张倩老师根据《数的运算(复习)》一课,交流了自己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心得体会。在“口算”、“估算”、“笔算”的回顾中,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自主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体会三者的有机融合,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结合各位老师的发言,导师李璟老师适时给出了点评和意见。通过课例分析,教师对于自己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行为都有了更深层次思考,在互相讨论和交流中,在思维的碰撞中,老师们对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更清晰了。
最后,李璟老师指出,数学核心素养除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十大核心概念,更要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这三者正指向抽象、推理、模型——数学基本思想核心要素。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应充分了解知识编排体系,理清同一内容在不同学段的联系与发展,注意目标的适切性,在课堂教学时敢于放手,注重评价引导,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通过工作坊的活动,大家对课例进行剖析反思,在深耕课堂的过程中,大家聚焦核心素养,厉兵秣马,砥砺前行,继续丰实自己的教学探索。
供稿:滕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