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 积极探索
|
4月6日,康佩君高级教师工作坊成员诸依薇老师和居雯琰老师参加了“新秀杯”教学比赛。两位老师精心备课,表现出色,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赞誉。
诸依薇老师执教的《同学相伴》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 “我和我的同伴”中最后一课。这节课是学生由认识自我个体的特点转向关注共同生活的一个关键节点,对于学生日后融入集体、关爱他人、和谐共处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诸依薇老师在执教这个属于学生校园生活领域的话题时,十分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生成的真实事例。在课堂中,诸依薇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他们身边甚至他们自己身上的事例中生成应有的道德约束,变他律为自律,从而有效地把“知”转化为“行”。整堂课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优秀!
居雯琰老师执教的《小水滴的诉说》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二年级的学生年纪较小,他们对于水的认知,就是平时拧开水龙头就有的自来水,通过学校的日常教育,他们懂得要节约用水,但是却很少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因此,居雯琰老师在上课伊始,通过播放视频——小水滴的自述,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时时离不开的水,不仅仅把水当作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的做法,而是将水看做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感受水是生命之源。接着,通过绘本阅读《爷爷家的洗脸水》,感受水资源的稀少和紧缺,激发学生爱惜水的情感。课堂中,居雯琰老巧设有趣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缺水地区人民生活的艰苦,明白水的来之不易,并养成在实际生活中不浪费水的好习惯。居老师教态自然,教学环节紧扣,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课后,工作坊全体成员开展了专题研讨。大家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愈发成熟,立足课堂,关注单元整合教学与实践,积极探索道法课堂多元作业和评价方式,为全体工作坊成员带来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