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语文学科组活动

作者: 徐屹 发布时间:2020/12/7 9:38:00

  • }

11月26日下午,我校语文教研组再次开展了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研究的是基于单元视角下的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策略。五年级的唐钰坤老师执教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松鼠》一课。唐老师以描写松鼠外形的第一自然段为例进行教学,结合课后练习中《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描写松鼠外形的句子,来引导学生对比感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以致用,引出对《白鹭》这篇文章的改写,通过增补资料,将内容改成说明性的文字,并预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从唐老师课后分享的自己的深刻想法中,也可以看出她在语文课堂中已经做到一课一得:中高年级的教学难点——习作,可以从段入手。

随后,学科主任裘佳老师对《松鼠》一课所在单元进行了解读,细读了单元目标: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能把信息分条的记录出来。学习一篇说明文,首要任务就是要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恰当运用说明的方法并感受其表达作用。到了五年级,更应该要去了解这些说明方法在表达上的一些效果和作用。学习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来说明的方法。这个直接指向于习作要求,学生需要在精读课文当中去习得方法,才能够在后面的写作当中去运用。感受说明文不同的语言风格,一种是平实准确的语言风格,如《太阳》一课;另一种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如《松鼠》一课。编者在整个单元课文和例文的安排上是独具匠心的。

接着是说课环节,执教的唐老师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备课的思路,以及结合空中课堂学习后的教学调整。去年参与了中式课例研究课题的顾芸芸老师针对《松鼠》第二课时也做了细致的交流。以小组活动为载体,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到了说明文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进一步体会本课语言生动、细致的表达特点;通过品读语言,提取到关键信息,感受松鼠搭窝讲究、聪明能干等特点。

最后,朱煜老师肯定了本次大组活动的价值,同时也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安排做了进一步的解读,提出了可以打破原有单元课文学习的顺序,按照实际教学的需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策略。此外,朱老师谈及自己在具体教学时的感受,指出习作单元的精读课的教学要着眼于写作方法的学习,即让学生在精读课中习得写作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

在空中课堂圆满杀青之际,我们依然还要回想薛峰老师曾说过的:空中课堂几乎都是完美的,其实这是最不完美的,有限创新但不浅尝辄止。希望我们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研究”能让这份有限的创新在无限的思考与实践中走向成熟,走向真正的完美。

 

供稿:沈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