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足走校园 共绘成长梦
|
——暨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实践活动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这特殊的疫情期间我们迎来了新一届的一年级学生。孩子们的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为了帮助新生更快适应小学生活,缓解心理压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一、以学生为中心,制定计划
我校围绕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的核心目标“兴趣的激发”、“习惯的养成”、“情感的培养”,依据《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方案》,从校情出发设计了“新角色、新环境、好习惯”三大模块。
模块活动主体与内容设计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活动评价遵循过程性、多元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评价内容涉及态度、兴趣、情感交流、行为习惯等。评价方式注重语言激励与奖章激励相结合、日常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二、以快乐为主题,循序渐进
开学前夕,一年级班主任就拿到了“《快乐入学》收获天地”第1——4周的活动单。在年级主任的带领下,各位班主任细细解读活动单,明确了学生要在第1——4周达到哪些基本的行规要求,以及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家利用午会课,班会课,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行规进行训练和强化,对学生进入小学后的角色转变,循循善诱。
例如,在第一周,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进校礼仪。班主任会带着全班走到校门前的指定位置,一对一地放学队列的动作指导。在要求学生认识最重要的几个场所——班主任办公室、饮水处、洗手池、卫生室等,班主任会领着全班行走于校园之间。到了第2周,要求的内容会有所改变,有的是内容新增,如每天能向爸爸妈妈汇报在校情况。有的则是在第一周的要求上,再上一个台阶,如在校园内见到老师也要大声问早问好。以此类推,我们在第3、4周的内容安排上,根据建平实验小学固有的行规要求,逐一进行渗透。
每周一张的“收获天地”,到了星期五,由班主任为每个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就让学生明确地知晓自己哪里做得好需要保持,哪里还做得不够需要努力,对学生下一阶段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以体验为方式,融入校园
除了《快乐入学 收获天地》第1——4周的活动单之外,我们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结合了准备期的教育内容。我们把学校特色实践活动——“童真识校园”的主题完全贴合准备期教育活动来计划和实施。
实践活动内容一: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对于学校环境的熟识度——是否知道厕所在哪里?饮水处在哪里?卫生室在哪里?圆厅在哪里?老师办公室在哪里?每认识一个地方,就给自己开一朵小红花。
实践活动内容二:开学至今一个月了,你认识了哪些好朋友呢?请好友签名的活动,让学生又一次加深了彼此的印象,互通友谊。
实践活动内容三:我们设计了让学生展开梦想的翅膀,说说你的校园梦想是什么?通过交流,班主任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梦想:有的想好好学习,第一批戴上绿领巾,有的要好好学习,争取更多的表扬信,还有的要结交更多的朋友……通过梦想的交流,我们看到孩子对于校园生活的期待、憧憬、热爱……
实践活动内容四:我们绘制了一张校园全景俯瞰图,让孩子根据地图做个小导游,向父母介绍一下自己的新校园。父母在聆听孩子的介绍后,给予孩子星级评价。
一年级新生的准备期教育,除了学校内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之外,家校的互动也是我们考虑到的有力推动力。在《快乐入学 收获天地》第1——4周的活动单填写完毕后,有不少家长主动写下了对于孩子在开学一个月内的明显变化。孩子回家后的自觉学习,津津乐道地说着校园新闻,小学生活的快乐新奇……他们由衷地感谢这一个月里老师辛勤的付出,让他们放心地看到自己的孩子高高兴兴地开始小学生涯了。
通过家长的评价,我们觉得精心设计准备的一年级新生准备期教育是成功的,它不仅让学生在短短一个月中,熟悉了小学的学习节奏,还让学生喜欢上了小学校园、小学的老师、小学的新朋友……
小学生活已经开启,希望孩子们在浩瀚的学海里,漫漫地遨游,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充实自己。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是人生获得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希望孩子们勤奋刻苦,顽强拼搏,将学习变成喜欢的事情、快乐的事情,爱学习、会学习、好学习。
供稿: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