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岗位责任 推动自我管理 ——建平实验小学学生自主管理会议召开
|
学生自主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培育高尚的品格、健全的身心。班主任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班级常规管理实效,开学第二周至第三周,由学生处牵头,大队部协助,陆续召开了各班的午餐督查员、球管家、晨检员、行规督查员、媒体小管家、晨检员和环保小卫士会议。
开学第二周,正式开启食育周活动。首先召开了各班午餐督察员会议,会上副校长王叶频老师倡导同学们做到午餐的“静、净、敬”:往返路不吵、吃饭时细细嚼、碗筷勺轻轻放,是为“静”;为服务道声谢,是为“敬”;不撒汤不掉饭、午饭毕餐盘净,是为“净”。 接着,学生处副主任葛少华老师,向每一位午餐督察员宣告了他们肩上的光荣职责,要做到:一站:11:40 站在讲台前,提醒学生午餐开始;二说:选择动作迅速,纪律好的小组分批同步开始洗手和拿饭打汤;三看:看餐具摆放符合要求;看光盘,要做到节粮;四听:边吃边听,谁吃饭的时候在讲话;五评:填写自评表,评选优秀的光盘人数和合格人数。最后,学生处副主任王音老师,向一年级午餐督察员颁发了标志。同时提出,希望午餐督察员履行职责的同时,积极宣传“爱粮节粮”知识,影响和带动周围人加入到“爱粮节粮”的行动中来。
“球管家”会议中提出,每天的体育课、快乐运动时间,学校的体育保管室有的同学借器材,有的换器材,有的还会中途换器材,显得有些混乱。所以整顿各班借器材的规范很有必要。学生处规范了以下要求:一限:每班限定2人才能进入器材保管室领取器材,若器材数量较多,可以再叫几人等在门口,做传递。二领:按班级人数、老师规定的要求领取器材,中间不可随意挑换;三记:领取什么器材要到保管室老师处登记。四用:文明使用,爱护公共财物。五还:如数归还,不缺不损,若有缺损,损坏如实向保管室老师说明。
开学初,有部分学生还沉浸在暑假的松散中,各班“行规督察员”也开始聘任上岗,会上王校长通过请同学回答问题的形式,向行规督察员时候提出要求:一站:准时上岗、地点正确、姿势标准;二看:看上下楼梯靠右走, 看走廊有无同学奔跑;三听:听教室内是否喧哗、是否语言文明;四:捡,主动捡起走廊内、垃圾箱旁的垃圾,同时也要督促同学们做到垃圾不落地;五查:面对违规违纪现象,每个督察员要公平公正,记录清晰,违纪单及时送达班级。同时,王校长还教了督查员们面对不配合学生该怎么做的几个小妙招,让他们通过盯住人,记住脸,找老师的形式完成行规督查任务。
防疫期间,我校防疫卫生是构筑起班级的第一道防线,每班的小“晨检员”们是学校晨检工作的第一信息平台和防控排头兵。通过晨检员会议,明确了晨检员的职责:一查,将同学信息(如联系电话等)有效保存,方便查阅,及时上报;二问,每天8点后通过观察或询问班主任的方法知晓班级请假学生,不可提前;三听,听到班级中有病患发生,且没有如实上报的情况,及时向班主任和陈悦老师汇报;四开,每天提醒学生开窗通风。
班级媒体的维护,是爱护公共财物、节电、节约资源的具体表现,但有时候,下课了,出操了,放学了,往往发现很多班级的媒体设备忘记关。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召开了每个班级的“媒体小管家”会议。学生处葛少华老师向媒体小管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一关:课间、午休、广播操、去操场或专用教室上课的时间关媒体,放学关总电源;二清:要保持电脑屏幕和讲台的清洁;三收:对老师从办公室发过来的课件,及时收取,按任课老师要求保存。三报:看到学校发布的通知,及时报告班主任。明确了从进校、课间、午休、放学等多个时间段,对多媒体的维护和节电要求,如要求各班在媒体不用的时候尽量关闭大屏幕,一方面是保护设备,另一方面也是节约用电,又如离校后要保证班级设备电源关闭,确保用电安全。
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校聘请班级“环保小卫士”,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校园。每个班级由班主任选拔2名环保小卫士,会上葛老师提醒环保小卫士们一记: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记住在一天内可供小卫士投放的时间段有两个,分别是12:20-12:40和15:30-16:00; 二识:到固定垃圾投放点,识记地标; 三投:认清分类的垃圾桶,垃圾分类投放正确; 四记:每班2名小卫士结伴从投放点到自己的班级往返了一次,于投放点再次集中,确保每个环保小卫士能记清路线,明确职责。共同践行垃圾分类行动,旨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绿色环保的氛围。
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聘任会议,各班的小小督察员纷纷上岗,各尽职责。王校长要求每个督查员、小管家在会议结束后,将会议内容上报班主任,并要在班级中开始实施。希望每个督查员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则,做到乐于付出、乐于助人,成为老师管理班级的左膀右臂,要有责任担当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自主管理中形成更加和谐的文明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