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我说”一周新闻报道稿 【2020年6月15日——2020年6月21日】
|
【开头】 :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中午好!
本周的“你听我说”新闻报道又与大家准时见面了。
我是来自五(4)班稚苗中队的新闻播报员:杨诚嘉。
我是来自二(3)班七色光中队的李想。
我是来自二(6)班太阳花中队的石依灵。
以下是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一周重要新闻摘要:
1.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于18日在北京成功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要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闭园近5个月的香港迪士尼乐园6月18日重新开放。当天一早,轻盈欢快的乐曲声响遍园内,米奇、米妮、唐老鸭及高飞现身乐园正门,一同迎接热情的游客。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行政总裁杨善妮表示,有赖于香港社区的支持、前线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及演艺人员的专心致力,香港迪士尼才可迎难而上,走过这段充满挑战的日子。
3. 习近平总书记17日晚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疫情,中非相互声援、并肩战斗,中非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
4. 基因组学研究迎来新突破!中国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大豆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项研究在植物中首次实现了基于图形结构的基因组构建,将引领下一代基因组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被审稿人称为“基因组学的里程碑工作”。相关研究成果6月17日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杂志上。
5. 【本地新闻】
【城市节拍】世界献血者日
沪上多个地标点亮“生命红”
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晚上8点,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亮起“生命红”,向无偿献血者们致敬。同时,美罗城、环球港、上海白玉兰广场、五角场彩蛋、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七宝老街、中华艺术宫、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震旦国际大楼、G60科创云廊等沪上多个地标性建筑也亮起了“生命红”,致敬无偿献血者。
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共有约8万人次爱心市民争当“热血蒙面侠”,献血抗疫,拯救生命。
据悉,今年无偿献血采取线上全预约制度,市民可通过官方公众号网上预约献血。与此同时,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已正式上线运行,除基本的献血记录查询以外,还包含献血者从血液捐献、储存到临床使用的全过程模拟路径。
——本新闻摘自6月15日《文汇报》
6. 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已经结束,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的规则相对简单,巨头与中小电商齐发力,集中通过百亿补贴、大额消费券及优惠券等让利消费者。直播带货今年牢牢占据着“C位”,成为各平台竞争的焦点。
7. 6月19日上午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今年高考命题“稳”字当头、科学施策、精准施策,高考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
8. 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于6月18日上午开幕,来自全球的60多名演讲嘉宾将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与讨论。本届陆家嘴论坛主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0: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将设有七场全体大会和一场浦江夜话,议题涵盖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
9. 6月19日起至6月27日,演艺大世界孵化的重点艺术节展演品牌以及上海市重大文化活动——2020表演艺术新天地在上海新天地举行。届时新天地将有20部剧目、近200场精彩演出,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
10. 【国内新闻】
铁路电子客票来了!
覆盖全国2400多个车站
20日凌晨,随着普速铁路电子客票系统一次性整体切换成功,标志着普速铁路电子客票顺利实施,覆盖京广、京沪、京九、陇海等普速铁路路网干线和运输繁忙线路,共涉及1300多个车站。此次推广实施后,全国铁路共有2400多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将覆盖95%以上的铁路出行人群。
国铁集团客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日0时至12时,铁路已发售普速铁路电子客票619937张,购买普速铁路电子客票的旅客自助检票进、出站293419人,电子客票各项设备运转正常,旅客体验良好。
该负责人介绍,结合高速铁路电子客票实施经验,铁路部门积极进行普速铁路电子客票实施准备工作,开展了方案制定、软件研发、设备调试、网络补强、规章制定、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经过3个月准备,于6月20日凌晨,普速铁路电子客票系统一次性整体切换成功。
——本新闻摘自6月20日《新华社》
11. 2020年6月1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显示,中国提前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土地净恢复面积全球占比18.24%,位居世界第一,为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气象专家警告说,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遭遇罕见热浪袭击,连月来屡创高温纪录,北极圈内最高温达30℃。其中,哈坦加5月22日最高气温为25摄氏度,此前的最高纪录则是12摄氏度,而该镇往年这一季节的白天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另一座城镇下佩沙6月9日最高气温达30摄氏度。气温升高将造成永冻土融化、林火增多等诸多问题。
13. 在演出停摆近五个月后,上海大剧院将于18日晚正式拉开新冠疫情后的复演序幕。6月18日至19日,复演首台剧目将由上海芭蕾舞团奉上两场“别克大师系列”经典版芭蕾舞剧《天鹅湖》。还将陆续上演新版歌剧《晨钟》和《海上生民乐》等音乐会。
14. 智利一个研究团队在南极洲发现了恐龙时代最大的动物卵。这枚卵长约30厘米,重达6.5千克,属于距今约6600万年前的一种海洋爬行动物。这次发现让我们知道了存在这种尺寸的软壳动物卵。这类动物卵的质量上限约为700克,而新发现的这枚卵重达6.5千克,突破了这个上限,可比拟马达加斯加象鸟的巨卵或非禽类恐龙中最大的卵。
15. 【国际新闻】
护航中考
土耳其“封城”6小时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20日报道,当天160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防止疫情蔓延,土耳其81座城市上午9时至下午3时“封城”。
土耳其卫生部长解释,这项临时“封城令”主要是为防止人员聚集。“封城”期间,陪孩子赶考的家长以及先前已经购买城际通行车票的人可以出行。超市和面包店可以营业。
阿纳多卢通讯社的视频画面显示,考生戴口罩排队接受安全检查,然后进入考场。考场备有口罩和消毒剂。安保人员戴口罩和手套。
土耳其教育部先前说,考场开放前会消毒,相关布置遵循保持社交距离规定。疫情暴发以来,土耳其对部分省份施行周末“封城”。
——本新闻摘自6月21日《新华社》
【结尾】:
以上是2020年6月15日-6月21日一周新闻摘要。这一学期,我们一共播报了15期,共播报新闻170条。我们的时政新闻覆盖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
非常感谢全校老师和同学们的静心聆听和鼎力支持,祝大家度过一个快乐、充实和健康的暑假生活,期待我们下学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