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实验小学
扫描加入建平实验小学微信服务号

栏目导航

建平实验小学校园清洁制度

作者: 校务办 发布时间:2020/4/27 9:57:00


 目录:

01 建平实验小学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02 建平实验小学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03 建平实验小学厕所卫生管理制度

04 建平实验小学公共卫生保洁要求

05 建平实验小学办公室安全及卫生管理制度

06 建平实验小学建筑卫生要求

07 建平实验小学垃圾、污水处理制度


              01建平实验小学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1、配备专职饮用水卫生管理员(俞跃忠:13310102658)

2、为学生提供足量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3、关注自来水水质感官性状,发现水质有异味、异臭等异常或自来水管道有破损、受污染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同时向区卫生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学校使用二次供水设施,保证二次供水设备周围无污染源,每学期开学前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水质应经检验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后方可供学生饮用。

5、选购桶装水的应向供应商索取生产单位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同批次的桶装水水质检验合格报告及所用饮水机的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并留档备案。

6、桶装水饮水机使用期间必须做好定期清洗消毒,建立操作规程和清洗消毒书面记录,清洗消毒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并经专业培训。

7、桶装水存放间环境应符合卫生要求,设置在教室等各场所的桶装水饮水处应有电源插座,并做好通风防尘,保持环境整洁,避免阳光照射。

8学校为学生提供饮用净化水、沙滤水等直饮水时,水质须经检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可供学生饮用,对水质处理器、输配水设备、水处理材料等相关涉水产品索取有效卫生许可证批件并留档备案,饮用水设施设备及管道应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定期检验直饮水水质并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时更换水处理材料。

9、制订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定期开展饮用水卫生自查并做好记录。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用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学生饮用水卫生安全须知。做好节日长假或寒暑假后相关饮用水设施设备的清洗消毒和维护,保证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后方可供学生饮用。

10、发现饮用水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现象,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停止师生的饮用水供应,并保护好水源,等待有关部门前来检测。同时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

02建平实验小学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编制目的

通过本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危害,规范应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保障全体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校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包括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造成化学性中毒和(或)水源性疾病暴发等事件。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学校对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学校饮用水卫生突发事件实行分级管理。学校校长负责本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培训,为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要组织、动员师生共同参与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五、应急领导小组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指挥机构,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本学校内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沈伟栋,统一指挥协调全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副组长:

王叶频、徐佳芸:协助校长做好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负责日常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预防意识和防护能力。

潘国清:负责保障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期间物资供应;负责学校饮用水设施设备的进购、安装以及日常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做好相关人员的协调工作及监督工作。

组员:

俞跃忠、俞颖:负责日常监测工作,负责饮用水设施设备的卫生、消毒工作;是全校应对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专员,负责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组织管理、业务指导与监督检查。

陈悦、俞颖:负责上报学生每日健康状况。

薛强、唐雪梅: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各班的饮用水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六、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分级与报告

(一)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监测

建立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晨、午检监测制度,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监测,对缺勤学生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重视信息的收集,做好预防工作。

(二)条件

条件:有5人(含5人)以上疑似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疾患症状。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1、责任报告

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事件监控联系电话,对事件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2、报告时限和程序

获得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后要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建立自下而上的学校饮用水突发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在事件发生期间,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3、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

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七、应急处理程序

学校一旦发生疑似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等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1、停止供水:学校立即停止供水。

2、及时报告。

(1)条件:有5人(含5人)以上疑似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疾患症状。

(2)程序:

a. 发现疑似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性传染病疾患,应在事件发生5分钟内报校长室、卫生室、总务处。

联系电话:校长室:50384890

          卫生室:50353208、50384870*8105   总务处:50384870*8102

b.学校在30分钟内上报区教育局。

c.学校在90分钟内向区教育局呈报书面报告。

(3)内容:

a.疑似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疾患的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b.中毒或水源性传染病疾患的学生所在班级、学生住址、家庭联系电话,事件的直接责任人。

c. 目前状况、事件的经过和紧急处理措施。

d. 报告时间和报告人。(发现事件人)

3、学校应急处理。

事件发生后由学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应急处理。

(1) 在第一时间将患病学生送到区中心医院救治,并及时通知家长。

(2) 安排好班主任及教师做好排摸工作,做到不遗漏一个疾患学生。

(3) 加强家校联系,征求家长对治疗的意见。

(4) 相关领导、教师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做好随访工作,继续排摸调查,安排专人做好家长解释工作。

(5) 学校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区教育局,直到所有患病学生全部康复到校上课。

4、保护现场:保留造成或导致疑似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疾患的水源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5、配合调查:学校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材料和样品。

6、控制事态:学校马上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积极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7、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03建平实验小学厕所卫生管理制度

 

一、切实加强厕所管理,落实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和设施维护工作。

二、厕所每天打扫一次,确保地面、便槽、洗手池内无垃圾杂物。

三、厕所每周进行两次大扫除,负责班级重点清理墙面、门窗灰尘、污垢等。

四、每周对厕所进行消毒除臭处理。苍蝇、蚊虫孳生季节积极采取灭杀措施。

五、师生文明入厕,爱护厕所设施,讲究清洁卫生,节约用水。大小便要入槽,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抛杂物,不乱涂墙壁。

六、师生若违反不文明条例者,学校将通报批评。

 

                    04建平实验小学公共卫生保洁要求

一、室内卫生要求 (评分标准:一处扣0.1分,没有做0分,超时扣0.5分)

1、教室内的课桌、椅摆放要整齐,窗帘打结整齐。

2、教室门及下层的窗户玻璃要擦净,窗台上不得摆放物品。

3、墙面要干净无污迹,开关处没有灰尘。

4、教室地面不得有杂物、纸屑或污迹。

5、垃圾要袋装化,并且及时倾倒。

6、书柜内书籍摆放整齐,书柜内、外不得有灰尘。

7、讲台台面及踏板必须干净,讲台上、下面物品不得杂乱。

8、劳动工具摆放整齐、到位。拖把、抹布拧干装在桶里,扫把、簸箕、字纸篓    摆放好。

9、饮水器要保持清洁,不得有灰尘或积水。

10、黑板、电扇、电视机、灯罩、电脑及电脑台要不定期的清洁,不得积灰尘。

11、雨天时雨伞入桶、雨披入袋,摆放有序,不得随意乱放。

 

二、室外卫生要求(评分标准:一处扣0.2分,没有做0分,超时扣0.5分)

1、包干区地面要求:要先扫干净,再拖干净,地面不得留有杂物、垃圾等。

2、墙面要求:用湿抹布抹净,不得留有污迹,墙见本色,踢脚线处不得留有灰  尘,各班走廊墙壁的字画、开关也要经常擦净。

3、走廊玻璃门或窗、窗台及小槽内不得积灰。

4、垃圾箱:在规定的清扫时间内,完成垃圾箱的清倒,垃圾箱外观要干净、清洁。垃圾箱如有损坏,负责的班级要及时报修。

5、操场:要求拣拾操场上包括草丛中的果壳、纸屑、垃圾、烟头等杂物。

6、花坛:清除花坛内的一切杂物,烟头、枯叶等垃圾。

7、消防栓(灭火器)也要保持干净,不得积灰。

8、楼梯:每一层台阶地砖均要见本色,楼梯栏杆没有灰尘,楼梯处的窗台要求同第3条一样,墙面要求同第2条一样。

9、天气阴雨时,一定要关好门窗(教室、走廊),拖把不要太湿,以免路滑,行走不便。

10、各班班主任及劳动委员必须重视,督促、检查,切实落实到实处。

11、定期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标准以个人保洁制度为准。

12、要爱护公物,损坏要赔偿,清扫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班主任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每日清扫时间:早上8:15前完成,中午12:40前分完成。

每日抽检时间:早上8:45分(上午第一节课); 中午12:50分(快乐唱歌、午会时)。


                       05建平实验小学办公室安全及卫生管理制度

一、办公室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时刻谨记用电安全,严禁使用小家电。

2、电脑主机周围禁止堆放杂物,以确保电脑主机正常散热。

3、确保电器开关、插座及接线板安全、完好,如发现损坏及时报修进行维修更换。

4、授课期间办公室无人时,要注意切断电器电源,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5、每天下班时须关闭本人使用的接线板总电源。

6、每天最后离开办公室的老师,须做好“三清三关”工作。

 

二、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1、办公室是处理教育教学事务的公共场所,每一位教师都有保持其整洁、舒适的义务。

2、每天上、下班时整理好私人物品,保持桌面整洁、有序。

3、保持办公室地面、墙面干净,悬挂物保持美观整洁,禁止乱贴乱挂。

4、保持饮水设备、电话机等公用器具规范摆放、干净卫生无灰尘。

5、卫生工具应摆放整齐,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和清理工作。

6、值日老师负责办公室日常卫生保洁工作。

备注:学校将每月组织安全卫生、文明组室创建的检查与评比。

 

                         06建平实验小学建筑卫生要求

(摘自:《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一、教室

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

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

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

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

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

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07建平实验小学垃圾、污水处理制度

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处理。

垃圾存放站(池)设置在校园墙角,远离食堂、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贮水池、教室。垃圾箱(桶/篓)内的垃圾每天至少清运一次,垃圾清运后及时清洁、消毒;校园内垃圾清运车辆应密封,防止垃圾散落。定期联系环保单位外运处理。

教学实验室各类废弃物妥善处理,不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废水及生活污水不直接流入公共下水道。